早期肺癌必驗EGFR基因突變? 醫揭第三代標靶治療效益:復發風險有望降80%

早期肺癌必驗EGFR基因突變? 醫揭第三代標靶治療效益:復發風險有望降80%


早期肺癌新發生人數增幅最多! 醫揭肺癌不一定與抽菸有關

早期肺癌新發生人數增幅最多! 醫揭肺癌不一定與抽菸有關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佈之癌症登記資料,肺癌新發生人數高達16,880人,首度超越大腸癌成為十大癌症之首 。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腫瘤內科主治醫師李純慧表示,國人肺癌確診期別仍以晚期居多 ,但隨著社會健康意識提高、加上政府推動《肺癌早期偵測計畫》使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觀念普及,近年發現早期肺癌的比例明顯上升約20%,而與肺癌有關的基因突變檢測,也成為輔助治療選擇之關鍵。

李純慧醫師指出,肺癌的病理型態各有其相對應的危險因子,比如小細胞肺癌、鱗狀細胞癌等,其發生原因與抽菸直接相關。臺灣目前的肺癌以肺腺癌為大宗,肺腺癌受環境因素如空污PM2.5及家族史影響更為明顯,也是不抽菸女性發生率最高的肺癌,顯示共同的生活作息及成長環境可能是致癌因子,過去就曾發現子女確診後母親繼而發現肺癌等情況。

另外,肺腺癌在腫瘤體積微小時就可能出現微轉移,更需要積極藉由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等檢查幫助及早發現。李純慧醫師表示,早期肺癌沒有明顯症狀,不少病人是腫瘤腦轉移引發類似中風症狀才發現,更是導致診斷時多為晚期的主要原因。除了符合《早期肺癌偵側計畫》的重度抽菸史及肺癌家族史,本身有石棉相關職業暴露、慢性支氣管阻塞性疾病等族群,也建議及早接受肺癌篩檢。

手術後復發風險仍高達7成? 早期肺癌的治療方式有望降低近8成復發!

手術後復發風險仍高達7成? 早期肺癌的治療方式有望降低近8成復發!

李純慧醫師解釋,早期肺癌指的是癌症分期中原位癌到第3B期之間的腫瘤,早期肺癌最優先的治療考量是採取手術治療,但是從統計資料來看,即便是1B期到3A期之間早期肺癌,仍有45%-70%的復發風險 。因此,手術後仍需固定追蹤並依據病理分期決定輔助性治療方式,以降低肺癌復發機率。

近年癌症治療已邁入「精準治療」,可根據病人情況「量身定做」治療策略,而肺腺癌治療更與基因突變密切相關。李純慧醫師表示,國人肺腺癌比例高達約六成 ,且亞洲族群的肺腺癌近55%帶有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EGFR)的基因突變 ,採取對應的標靶藥物進行治療將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去年(2023)的臨床試驗更發現,帶有EGFR突變的早期肺腺癌(1B到3A期)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可相對減少復發機率達77%及降低51%的死亡風險 ,實證數據著實令人振奮。

李純慧醫師解釋,過去肺腺癌患者術後最擔心的就是復發,尤其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腫瘤,復發時容易轉移到遠端、腦部  ,大幅影響藥物治療效果及生活品質。最新研究顯示,第三代標靶藥物在早期肺腺癌治療能大幅降低3年內的復發比例 ,對疾病控制及生活品質具有重大效益。因此,一旦發現早期肺癌應考慮及早接受相關基因檢測,選擇更有機會減少復發的輔助治療。

EGFR基因突變患者接受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  穩定控制病情已超過5年

EGFR基因突變患者接受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  穩定控制病情已超過5年

精準治療已成為對抗癌症的利器,是否將基因檢測納入給付也成為輿論焦點。李純慧醫師表示,肺腺癌目前已找到9個主要相關基因突變,包括最常見的EGFR、ALK、ROS1、K-RAS皆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再加上肺癌新發生人數為十大癌症之首,納入健保給付的確有一定的醫療效益。

不過,基因檢測項目多寡因平台而異,可以只檢測目前有確切藥物的基因突變點,也可針對腫瘤DNA、RNA同步檢測300至400項基因,且檢測費用差異頗巨,一般民眾對哪些基因檢測最有必要性瞭解不易,在臨床上而言,只要新發現肺腺癌都建議至少檢測EGFR、ALK兩種亞洲人最常見的基因突變。

李純慧醫師說明,早期肺癌開刀後除了輔助性化療,驗出EGFR基因突變者能接續使用標靶治療;未驗出EGFR或ALK基因突變則建議採取化療或化療搭配免疫治療等方式,治療武器已相當多元。尤其EFGR標靶藥物已進展到第三代,臨床上亦可見病人接力使用標靶藥物存活達8到10年以上。即使是第四期患者也有18.9個月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之效益 ,配合愈來愈發達的基因檢測技術,肺癌患者將有機會選擇更有效的個人化治療。

李純慧醫師指出,從過去肺癌治療經驗發現,只要具有EGFR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早期發現、早期接受適當標靶治療,最能降低復發率且相對地減少死亡風險。過去就曾收治一名肺腺癌個案,接受為期三年的第三代標靶藥物標準治療,直到停藥一年半後才出現原位復發,重新切片申請給付後,目前穩定控制已超過5、6年,惟須配合密切追蹤以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早期肺癌術後生活照護重點:定期回診追蹤、保持身心健康及遠離風險因子!

早期肺癌術後生活照護重點:定期回診追蹤、保持身心健康及遠離風險因子!

除了早期發現、選擇有望降低復發風險的治療方式,早期肺癌亦務必定期回診追蹤。李純慧醫師提醒,早期肺癌在術後頭五年,應每3至6個月定期回診接受影像檢查,並在術前或術後採取輔助性化療、化療搭配免疫治療或化療後接續標靶治療。

李純慧醫師表示,化療容易影響免疫力下降而增加感染風險,術後半年更需要密集追蹤。飲食上則要注意均衡飲食,避免生食,維持身心愉快有助於幫助身體恢復。飲食上要避免攝取刺激性物質,並維持生活作息,建議規律運動但量力而為,遠離環境中的風險因子,如空污或工作職業暴露。

李純慧醫師強調,每種藥物與治療方式都伴隨一定的副作用風險,肺癌患者應在治療前與醫師詳細討論,瞭解如何調控副作用以提升藥物遵從性,在治療過程中維持更良好的生活品質。鑑於醫藥科技日新月異,只要採取適當治療獲得最佳存活與生活品質,就有機會迎來更新的治療方式,持續與疾病共存。









潮健康專屬讀者社群邀約: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延伸閱讀:
40年無新藥、復發難活半年! 「惡中之惡」小細胞肺癌1治療納健保:每年可救300人
肺腺癌「EGFR突變」腦轉移風險高! 醫揭抗血管新藥2大關鍵:有望突破「血腦屏障」難關


【喜歡《潮健康》的報導嗎?點讚及時接收最新潮流健康知識】

coolhealtheditorpeter的大頭照
潮健康編輯部-昱彣

HI!我是潮健康的「潮編」昱彣。潮健康不只讓你/妳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更要你/妳從頭到尾潮到出水!透過淺顯易懂的文章、詼諧有趣的企劃,結合最新趨勢、時事議題,讓醫學知識也能夠跟上潮流,不再難懂!

留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