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靠飲食吃出「燈泡肌」? 營養師授必學「4大方針」
用「吃」也能幫助保養肌膚?張語希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維持膚況而言,並不亞於每天使用瓶瓶罐罐。除了保養品以外,愛美的民眾亦可養成以下4大習慣,有助於保持肌膚光采:每天攝取蔬菜、攝取足夠水果、補充維生素C與膠原蛋白。
用「吃」也能幫助保養肌膚?張語希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維持膚況而言,並不亞於每天使用瓶瓶罐罐。除了保養品以外,愛美的民眾亦可養成以下4大習慣,有助於保持肌膚光采:每天攝取蔬菜、攝取足夠水果、補充維生素C與膠原蛋白。
空氣汙染也會影響「肌膚健康」?京硯聯合診所皮膚科副院長胡怡萱醫師表示,當空氣品質較差時外出,不僅容易造成眼部不適,皮膚亦可能因此紅腫、發癢,長久下來容易產生黑斑、肌膚暗沉、乾燥、長細紋等等。因此,胡怡萱醫師提醒,時常從事戶外活動、戶外工作者或機車通勤族,早晚與返家後皆應確實洗淨臉部。
據美國統計,過去一年期間,因疫情之故居家辦公者、隔離者暴增,連帶使零食消費達到近年高峰。大約有1/4的美國人每天多次吃零食;近40%民眾甚至用零食取代正餐。近期台灣居隔者、居家辦公者眾,如何透過更健康的食物取代傳統零食,成為在疫情期間持盈保泰的重要決策。
近年國內掀起「間歇性斷食」風潮,舉凡168斷食、5:2斷食或隔日斷食法,因步驟簡單、執行相較容易,近年廣受不少年輕上班族的歡迎。不過,斷食行為可能以不同面向影響女性的荷爾蒙;在懷孕、準備受孕或經期期間,恐怕更容易影響女性荷爾蒙、進而影響情緒,甚至出現胰島素阻抗的情況。
為何容易減肥失敗?使人半途而廢的關鍵因素有哪些?四季心心理諮商所所長蘇琮祺心理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許多民眾常常將努力「擺錯地方」,使減肥過程挫折連連。若對減重抱持錯誤的迷思,或太看重體重數字、在意旁人眼光,減重行為將形成巨大的壓力來源,反而更不容易達成瘦身目的。
不少人為求更年輕化的面部外觀,會選擇非侵入式的「拉皮治療」改善肌膚老化問題。當今主流的「音波拉皮」與「電波拉皮」2種方式,有何不同之處?,音波拉皮的原理為鎖定肌膚深處的「筋膜層」進行聚焦式加熱;電波拉皮則相對作用在肌膚淺層,用高頻的電波去加熱刺激皮膚,誘導皮膚產生電流。
年過40以後,大多數人的皮膚肌理開始出現明顯老態,鬆弛下垂、皺紋深刻等狀況層出不窮。若想進一步透過醫學美容療程做改善,微整形此時難以發揮效用;而拉皮手術要價不斐,民眾又害怕成效不佳、疤痕明顯,往往對其敬而遠之。究竟有無折衷方案,可以改善肌膚老化現象?
廣為流行的「168」間歇性斷食法,真的能達到更好的減重效果?《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近期刊登的研究指出,無論是否採取間歇性斷食,只要符合每日熱量控制標準,最重的體重下降程度並無顯著差異。中國廣州南方醫科大學研究團隊宣稱,這項為期一年的試驗當中,兩組人員都達到熱量控制,但採取8小時進食時間限制的組別,減重程度並沒有增加,而且內臟脂肪、血糖等生理數值的變化,兩組也呈現出相同改變。過去曾有研究認為斷食有助於血壓控制,但在該研究卻顯示「限時飲食」對血壓改善沒有額外幫助。
不少人的年度目標清單中總會有「減肥成功」這個選項,但若光靠「不吃」減肥,反而可能落入「越減越肥」的窘境。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指出,節食減肥不但會加速肌肉流失,也更容易導致復胖。光靠飲食控制很難減掉脂肪,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