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後膝蓋卡卡是「髕骨外翻」?  醫揭風險因子與症狀:肌力訓練是關鍵

文章分類/

跑步後膝蓋卡卡是「髕骨外翻」? 醫揭風險因子與症狀:肌力訓練是關鍵

✦ 2024-07-20 更新
15044 瀏覽
❝ 快速摘要:一蹲下去就站不起來?或是跑步、走路後膝蓋正前方出現磨擦刺痛感?當心不是膝蓋退化而是「髕骨外翻」。髕骨是人體最大的種子骨,位在股骨上的凹槽,能夠避免肌腱與股骨磨擦而斷裂,具有保護膝蓋的效果。當膝蓋的外側力量大於內側時,就可能使髕骨兩邊失去平衡,造成髕骨外翻。
快速跳轉目錄


潮健康/郭家和


跑步後膝蓋經常磨擦、刺痛?  醫揭「臏骨外翻」原因


跑步後膝蓋經常磨擦、刺痛?  醫揭「臏骨外翻」原因

一蹲下去就站不起來?或是跑步、走路後膝蓋正前方出現磨擦刺痛感?當心不是膝蓋退化而是「髕骨外翻」。髕骨是人體最大的種子骨,位在股骨上的凹槽,能夠避免肌腱與股骨磨擦而斷裂,具有保護膝蓋的效果。當膝蓋的外側力量大於內側時,就可能使髕骨兩邊失去平衡,造成髕骨外翻。


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接受《潮健康》採訪指出,髕骨外翻與運動模式有關,多半在是動態情況下出現。最常見的原因為大腿膝蓋周圍肌群的肌力不平衡,如股四頭肌外側肌力太強而內側肌力不足,髕骨經過遠端股骨的滑車時容易外偏,進而導致髕骨外翻。


李炎諭醫師表示,除了肌力不平衡,髕骨外翻的風險因子還有:足弓異常、肌筋膜緊繃、長短腳等情況,都可能造成動力鏈問題。髕骨外翻常發生在運動員及慢跑族群身上,尤其是跑步時跑姿不正確,或是鞋子長期磨損造成足弓問題,訓練量突然增加、外傷,都容易增加髕骨外翻的發生機率。

嚴重恐髕骨軟化、關節積水!  臏骨外翻常見症狀

髕骨外翻常被以為是膝蓋退化,李炎諭醫師指出,髕骨外翻最常見的症狀是蹲下去站起身時會有疼痛,特別是「亞洲蹲」的動作更明顯。部份患者會無法蹲、跪或感覺蹲下難度變高。最典型的症狀是跑步後膝蓋前側、髕骨正下方或外側出現磨擦感及疼痛感,跟退化性關節炎的內側疼痛可以區別。


李炎諭醫師表示,髕骨外翻多發生於經常跑步的年輕族群,但是,50歲以上甚至高齡長者,只要經常走路卻忽略拉筋,或是股四頭肌沒有充份放鬆,帶著緊繃肌群入睡也可能造成。嚴重臏骨外翻可能會造成「髕骨軟化」,甚至反覆關節積水,也與早發性的退化性關節炎有關。


肌力訓練不可少!  臏骨外翻的治療與改善之道


肌力訓練不可少!  臏骨外翻的治療與改善之道

李炎諭醫師指出,髕骨外翻在急性期時可以採取冰敷、電療、超音波等復健治療,或是口服、注射消炎藥物等方式,若為慢性期則可以嘗試增生治療、震波治療。部份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外科關節鏡手術將髕骨帶回中線。無論治療方式為何,後續皆必需搭配適當的肌力訓練,尤其是股四頭肌的內、外側肌群以及調整臀肌、核心肌群最關鍵。


李炎諭醫師表示,強化肌力較被動的方式包括穿戴髕骨帶、護膝以及調整跑姿,更主動的作法則是採取「深蹲」訓練,加強刺激股內側肌,這部份會需要專業教練引導,甚至搭配感覺回饋如夾球訓練。如果核心肌群不足,則需加入「開蚌殼式」、「側棒式」訓練,並適當放鬆過度緊繃的臀肌與腰肌,改善髕骨受力不平衡的源頭。另外,足弓不平衡或高足弓族群,容易導致外側肌肉被拉長,建議調整鞋墊以減少力線不平衡。


隨國人運動風氣逐漸興盛,髕骨外翻的發生並不少見。李炎諭醫師提醒,治療髕骨外翻必須同步搭配肌力訓練,在複雜的髕骨外翻個案中,臀肌、核心肌群的刺激可能與股四頭肌同等重要。也要瞭解是否有足弓異常、肌筋膜緊繃,才能真正解決臏骨外翻的原因,減少疼痛感並維持良好運動能力。當有膝蓋卡卡、難以蹲下等髕骨外翻症狀時,建議及早至復健科門診就醫檢查。


延伸閱讀:
不只打球碰撞傷膝蓋! 膝蓋受傷後能重訓嗎? 打PRP能加快恢復運動?
運動時聽到「啪」一聲 不一定是前十字韌帶斷裂? 醫:先做3大測試釐清

快速跳轉目錄

▧ 最新文章

✦ 潮健康致力於推廣健康潮流新知,歡迎各種形式之媒體洽談合作 ✦
請來信至 [email protected],或電洽:02-6605-0993,將有專人與您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