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情不好就該「做瑜珈」? 研究證實:每週2次熱瑜珈課程 憂鬱情緒可降低50%
不少研究證實,運動對於改善心理健康、甚至輔助心理治療方面都有幫助。不過,相較靜態的運動模式,對於促進心理健康是否仍具效果?《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刊載研究指稱,每週做一次「熱瑜珈」(Heat Yoga),對於減緩憂鬱症症狀而言可能具有幫助。
不少研究證實,運動對於改善心理健康、甚至輔助心理治療方面都有幫助。不過,相較靜態的運動模式,對於促進心理健康是否仍具效果?《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刊載研究指稱,每週做一次「熱瑜珈」(Heat Yoga),對於減緩憂鬱症症狀而言可能具有幫助。
運動是否會傷害膝蓋,是民眾常見的迷思之一。事實上完全不運動或沒有運動習慣者,膝蓋更可能因此受損、甚至提早老化?哈佛大學醫學院物理醫學博士兼復健專家Dayna Yorks表示,定期運動造成實際的膝蓋損傷,或導致膝關節的機率極低;相反地,運動對於關節具有潛在的保護作用。
隨著疫情逐漸解封,運動人口也逐漸增加,尤其是登山運動已成為熱門選擇。然而,登山過程中伴隨海拔漸升,環境條件也隨之改變,包括低氣壓、低溫、低濕度、高紫外線等。尤其低氣壓可能導致空氣中氧氣含量減少,造成高山症狀。
學界對於最適合減重的運動時間尚未有定論,不過近期發表於《Obesity》期刊的文獻,支持「早晨運動」可能是最有利於瘦身的時間區段。研究結果顯示,在早晨7-9點進行「中高強度運動」(MVPA),體重指數(BMI)與腰圍明顯小於其他時段運動者。
近年於時下年輕人中流行的「抽水菸」行為,是否比香菸、紙菸或電子菸更健康?水菸對身體真的無害嗎?衛福部國健署澄清,水菸與紙菸均有使用「菸草」,皆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據世衛組織(WHO)資料顯示,水菸常見主成分為菸草,其加熱時會使用木渣、木炭等燃料,產生含有大量一氧化碳、金屬和致癌化學物等氣體。
適逢中秋佳節,不少民眾除了烤肉同樂、吃月餅賞月外,也會食用當季盛產的柚子(文旦)應景。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提醒民眾,柚子熱量雖低,並富含眾多營養成分,但對於血糖偏高的族群而言,需要控制份量,否則食用過多仍會導致血糖失控,一般而言建議每日攝取量在5-6瓣左右。
隨著運動風氣興盛,民眾也逐漸關注運動對膝蓋關節的影響。究竟哪些運動對膝蓋會有較顯著的傷害?2022年刊載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JSM)的研究表明,髕骨疼痛與骨關節炎為臨床上常見的關節問題,而作用於膝蓋「髕股」處的反作用力大小,是評估膝蓋健康的重要指標。
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固定的運動習慣可以減少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不過對於帶有糖尿病遺傳基因的人群而言,是否有一樣的保護作用,學界尚未有一致定論。最近醫學期刊終於證實,中高強度運動有助於抵消糖尿病的遺傳風險。
採取跑步時的「心率高低」,與運動後的訓練效果息息相關?據了解,心率的高低可以衡量個人在運動過程中的鍛鍊程度;而透過追蹤心率,也有助於人們在最大限度下實現減重或健身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