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運動

男性更該練瑜珈!  專家:對心理健康有3大好處  還能改善床上表現

男性更該練瑜珈! 專家:對心理健康有3大好處 還能改善床上表現

瑜珈運動在女性族群廣受歡迎,其實瑜珈對身心靈的益處並不侷限於性別。美國精神科醫師Margot O’Donnell指出,男性也能透過瑜珈改善心理健康。O’Donnell表示,近年來尋求治療憂鬱症、焦慮症與物質成癮的男性比例正在增加,而瑜珈練習對於養成健康的心裡習慣具有一定幫助,如增強責任感、提升專注力、決策更加果斷等等。

閱讀更多 »
不運動是全球第4死因!  研究:每週運動不足10分鐘   Covid-19死亡風險增2.49倍

不運動是全球第4死因! 研究:每週運動不足10分鐘 Covid-19死亡風險增2.49倍

Omicron變異株再度造成疫情緊繃,一旦防疫再度升級,室內外運動場館空間又可能面臨關閉。然而,缺乏運動是全球死亡率的第4大風險因素,也被認為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症風險因子。加州大學團隊發表於國際期刊《BJM》的研究指出,長時間不運動(一周運動不到10分鐘)的COVID-19 患者,住院率、重症率、死亡率都有明顯提高。

閱讀更多 »
不吃藥靠運動能增強性能力?  泌尿科醫師揭「一週運動菜單」助睪固酮爆發

不吃藥靠運動能增強性能力? 泌尿科醫師揭「一週運動菜單」助睪固酮爆發

運動被認為能夠強健體魄、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機率。然而,定期的運動或訓練,是否有助於增強男性的「性能力」?運動與性能力有關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醫師表示,一般男性隨著年紀增長,性能力也將隨之下降,但是透過運動或及早治療,有機會減緩衰退速度。如果想透過運動幫助壯陽,就研究文獻來看,以下4種運動都可適量進行:重訓、有氧、競技型運動以及戶外踏青。

閱讀更多 »
營養師曝「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後果:恐無力頭暈低血糖

肌肉永遠練不大? 營養師曝「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後果:恐無力頭暈低血糖

「増肌減脂」是近年許多民眾追求的目標,不過很容易因為錯誤飲食,導致肌肉沒有變大,反而讓體脂肪上升。嫚嫚營養師受訪指出,錯誤的增肌方式不僅無法使肌肉生長,還可能增加脂肪堆積,只達到「增肥」卻無「增肌」的效果。要促使肌肉肥大有必要條件,需攝取足夠蛋白質、假使運動前後沒有補充適量的碳水化合物,肌肉中的肝醣很容易被過度消耗。

閱讀更多 »
運動後吃澱粉不會胖?  當心吃錯胖更快!  營養師1方法突破「減重障礙」

運動後吃澱粉不會胖? 當心吃錯胖更快! 營養師1方法突破「減重障礙」

想要順利「瘦身」,正確的飲食調整與適當運動不可偏廢。嫚嫚營養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運動前後的飲食與減重效率息息相關,運動前應避免空腹超過5-6小時,並建議攝取總熱量不超過200大卡的食物,食物類型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蛋白質為輔。嫚嫚營養師建議,運動前可以吃東西,但食物總量不宜過多。在運動前1-2小時可吃固體食物;而運動前30分鐘至1小時期間,過量進食容易造成腸胃道不適,建議可改為攝取液體類食物。

閱讀更多 »
時間省一半!  「高強度間歇訓練」燃脂效果超強大?  專家提醒「2種人」勿輕試

時間省一半! 「高強度間歇訓練」燃脂效果超強大? 專家提醒「2種人」勿輕試

規律運動對維持健康至為重要,但現代人生活忙碌,運動時間嚴重不足,「每周3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模式,對許多人來說可企不可及,轉而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的鍛鍊方式。高強度間歇訓練並不是指特定的訓練動作,而是「短時間劇烈運動」搭配間歇性短暫休息的運動方式,每次運動時間約在45秒鐘到幾分鐘不等,大幅縮短了運動時間。在不少小型研究中,認為高強度間歇訓練能帶來比中等強度運動更突出的「最大化運動效果」。

閱讀更多 »
運動後該吃多少蛋白質?  生酮、減醣、高蛋白  想練大肌肉該用哪種「飲食法」?

運動後該吃多少蛋白質? 生酮、減醣、高蛋白 想練大肌肉該用哪種「飲食法」?

想練肌肉卻練不大?運動後該吃什麼才能攝取足夠營養素,幫助增加肌肉量?嫚嫚營養師受訪表示,如果是正在鍛鍊中的成年人,醣類每天應攝取食物總量的50-60%(減脂者可調整至40-50%);脂肪則約20-30%,蛋白質則可視飲食情況提升。嫚嫚營養師建議,運動後進行營養補充,醣類與蛋白質比例為每公斤/體重2-4克:1克左右。簡單的換算公式視,男性運動後應攝取20-30克蛋白質;女性應攝取15-20克蛋白質。良好油脂來源,較建議以Omega-3脂肪酸為主的食物。高油脂食物應避免,減少干擾身體對其他營養素吸收。

閱讀更多 »
專家曝1招「燃脂+增肌」燒光熱量降體脂

腹肌出不來該「增肌」或「減脂」? 專家曝1招「燃脂+增肌」燒光熱量降體脂

無論男女,大家都希望能夠擁有明顯的腹肌,卻苦於甩不開腹部脂肪。好習慣運動教室主理人、健身教練胡孝新表示,我們的腹肌其實藏在脂肪底下,「體脂肪過高」是看不到腹肌的主要原因。胡孝新指出,以一般男性來說,如果想在不用力、身體放鬆情況擁有腹肌線條,體脂率需維持在12%左右。若是稍微用力縮緊時可以看見腹肌,體脂率也需要控制在16%-18%之間。因此,如果希望腹肌「重見天日」,降低體脂率是最重要的關鍵。

閱讀更多 »
胸肌鍛鍊方法用錯做再多臥推都沒用

每天狂練伏地挺身 胸肌依舊「平凡無奇」! 鍛鍊方法用錯做再多臥推都沒用?

近年來健身風氣盛行,無論性別或年齡,各年齡層幾乎都有民眾進行有氧運動、重量訓練,因此,網路上也出現許多健美網紅,教授有關體態鍛鍊的課程內容。其中「胸肌」訓練看似最為「親民」,許多人以為觀看健身網紅拍攝的影片後,跟著一同動作就能有一番成果;訓練1、2個月後才發現胸肌仍然「不為所動」,原因到底是什麼?好習慣運動教室主理人胡孝新教練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無論是去健身房進行臥推、或是在家進行徒手訓練,想要使胸肌肥大,第一要件是在訓練時讓胸肌「有感」。

閱讀更多 »
只練肌肉忽略心肺耐力恐增失智與憂鬱風險

別只練肌肉忽略「心肺耐力」! 恐增失智與憂鬱風險 2分鐘用AI自測心肺好壞

最新統計顯示,台灣十大死因中,有四項與心肺功能相關。各年齡層輕忽心肺耐力的原因不盡相同。年輕族群或因重訓風氣興盛,追求鍛鍊肌肉而較少心肺訓練。對銀髮族年長者而言,則可能缺乏心肺耐力檢測工具,再加上疫情期間減少活動,導致心肺耐力下降,增加失能與其他共病危機。事實上,心肺耐力是重要的體適能指標,與身體攝氧能力有關,影響呼吸、心臟、循環、肌肉等系統。成功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副教授蔡美玲指出,心肺耐力會影響血液中的氧氣供應,容易造成骨鬆、憂鬱、失智、失能等風險。

閱讀更多 »
每天有氧運動20分鐘助青少年腦震盪加速恢復

研究:每天有氧運動20分鐘 助青少年腦震盪加速恢復

腦震盪症狀輕重差異極大,從輕度的頭痛、頭暈、噁心,到重度失憶、昏迷,甚至可能引發續發性變化如腦出血、蜘蛛網膜下出血,硬膜上下出血等。一般情形下,腦震盪病人會被建議停止活動,專心休養並觀察身體變化。同時也減少大腦進行認知與運動,避免誘發症狀的可能。有氧運動是否對較年輕的腦震盪患者有正面幫助?近日發表於《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期刊的新研究則認為,在運動環境下發生腦震盪青少年,腦震盪症狀最早期的10天內如果進行有氧運動訓練,可能有助加快恢復,而腦震盪症狀的持續風險也能降低48%。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