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焦慮、失眠是「自律神經失調」徵兆? 醫教3招自救:不只冥想打坐有用

容易焦慮、失眠是「自律神經失調」徵兆? 醫教3招自救:不只冥想打坐有用

明明身體非常疲倦,卻總是翻來覆去睡不著覺?頻頻腸胃不適,卻往往處於便秘或腹瀉兩種極端?聯安診所家庭醫學科暨職業醫學科主任王森德醫師表示,情緒上經常覺得提不起勁與疲勞,甚至出現焦慮不安或憂鬱,引發呼吸急促、胸悶、心悸等相關問題,要注意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徵兆。

50歲後下半身「流速」開始變慢? 輕熟男保養必吃「1營養素」找回流量密碼

50歲後下半身「流速」開始變慢? 輕熟男保養必吃「1營養素」找回流量密碼

男性一過30歲,就要當心青春腺出問題導致「流量下降」?營養師杯蓋(蕭瑋霖營養師)受訪表示,50歲以上者約有半數面臨「青春腺」健康程度下降的狀況;若30歲青壯年族群不重視日常保養,不只會影響「男性雄風」,下半身的「中年危機」恐怕也會提早來臨。

女性做運動「CP值」比男性高?  研究:訓練時間「砍半」就能獲得同等效益

女性做運動「CP值」比男性高? 研究:訓練時間「砍半」就能獲得同等效益

女性若能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所產生的健康效益竟高於男性?《美國心臟病學院期刊》(JACC)近期刊載的研究證實,養成運動習慣的女性整體死亡風險下降24%;而男性僅降低15%。另外,女性運動者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增加預期壽命等好處上,都比男性運動者更高。

吃「這種蛋白質」無法增肌減脂?  營養師揭後果:只會讓內臟脂肪「猛暴式成長」

吃「這種蛋白質」無法增肌減脂? 營養師揭後果:只會讓內臟脂肪「猛暴式成長」

良好的蛋白質來源,對任何族群都至關重要;不過平時究竟該如何挑選才不會「踩雷」?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吃對蛋白質可以幫助增肌減脂、維持細胞健康,而攝取不良的蛋白質來源,反而會增加內臟脂肪。

跑步運動傷關節是真的嗎?  哈佛博士曝真相:「完全不動」對膝蓋傷害才最大

跑步運動傷關節是真的嗎? 哈佛博士曝真相:「完全不動」對膝蓋傷害才最大

運動是否會傷害膝蓋,是民眾常見的迷思之一。事實上完全不運動或沒有運動習慣者,膝蓋更可能因此受損、甚至提早老化?哈佛大學醫學院物理醫學博士兼復健專家Dayna Yorks表示,定期運動造成實際的膝蓋損傷,或導致膝關節的機率極低;相反地,運動對於關節具有潛在的保護作用。

有登山習慣也可能「肌少症」?  醫示警:力弱非肥胖者專利! 快做「3動作」降低肌少風險

有登山習慣也可能「肌少症」? 醫示警:力弱非肥胖者專利! 快做「3動作」降低肌少風險

近年討論度高的「肌少症」,竟會增加慢性疾病及死亡風險?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邱弘毅所長提出,透過早期發現「力弱症」(Dynapenia),能更有效評估預防肌少症(Sarcopenia),力弱症是指肌肉量正常,但肌肉力量下降或肌肉功能降低。

有足底筋膜炎、扁平足該換鞋墊嗎?  復健科醫解答:「3狀況」要考慮量身訂製

有足底筋膜炎、扁平足該換鞋墊嗎? 復健科醫解答:「3狀況」要考慮量身訂製

若罹患足部疾患,應該主動調整「鞋墊」以減緩症狀嗎?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指出,此前診間有一患者在採取震波、注射、徒手等多重治療,症狀仍然反反覆覆;經醫師評估後發現患者的足底筋膜增厚明顯,建議在鞋子裡面加鞋墊才能一勞永逸。

痠痛貼布不是貼越多越有效?  醫示警:貼2片以上當心「這些副作用」出現

痠痛貼布不是貼越多越有效? 醫示警:貼2片以上當心「這些副作用」出現

若近期自覺肌肉疼痛、關節卡卡或骨頭發炎疼痛,在患部貼上「痠痛貼布」有效果嗎?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表示,痠痛貼布屬「局部消炎藥物」,具有醫學實證的止痛效果,諸如英國治療指引NICE Guidance、美國骨科指引(AAOS)與美國風濕科指引(ACR),都曾證明局部消炎藥物確實有改善局部疼痛的好處。

明明有氧、重訓都有做! 為何體重數字就是下不去? 營養師揭8大主因

明明有氧、重訓都有做! 為何體重數字就是下不去? 營養師揭8大主因

踩上體重計就像玩「數字猜謎」,永遠猜不透自己為何又胖2公斤?就算勤奮運動健身,卻發現體重數字不減反增,原因到底是什麼?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減重瘦身的過程中最忌被體重數字「綁架」,稍微變重並不代表身體變得更不健康。

重訓時「吼出來」力量可增10%?  教練揭正確呼吸方法:不是吸大口就有效

重訓時「吼出來」力量可增10%? 教練揭正確呼吸方法:不是吸大口就有效

為什麼訓練的時候會很想吼出來?2006年本書作者在Gold Gym擔任顧問的時候,新聞上剛好有人在討論訓練時是否要吼出來。當時我跟大家說,有些人在「動作都已經做完」以後才把聲音吼出來,這樣一點必要都沒有,而且看來只是想引起別人注意而已。不過如果吼得有效率,確實會對訓練很有幫助,而且也有研究證實吼出來會讓你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