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ard網友急問:隆乳順便「拿掉腫瘤」可行嗎?  專業乳外醫呼籲「不宜同時進行」

Dcard網友急問:隆乳順便「拿掉腫瘤」可行嗎? 專業乳外醫呼籲「不宜同時進行」

Dcard上有網友詢問,隆乳前發現乳房有纖維囊腫該怎麼辦?可以合併隆乳手術同時切除嗎?以及隆乳完才察覺到乳房纖維囊腫的現象,會不會影響隆乳的效果呢?。為了釐清這些疑慮,我們特別請教粹究美學資深乳房外科蔡昀達醫師,以他豐富的隆乳手術經驗和專業知識,為大家解開心中的困惑,讓女性追求美麗的同時又可兼顧乳房健康。

PTT網友熱議:馬拉松跑一半,乳頭竟「激凸流血」? 醫師教3秒自測「男性女乳症」

PTT網友熱議:馬拉松跑一半,乳頭竟「激凸流血」? 醫師教3秒自測「男性女乳症」

運動健身風氣興盛,各地馬拉松賽事如火如荼展開,但長時間的跑步竟會造成男性意想不到的困擾?就有網友在PTT發文詢問,練跑過程中發現胸前乳腺太大造成激凸,導致摩擦紅腫,想切除整個乳腺備戰全馬,因而引發熱議。有熱心網友建議去檢查看看有沒有「女乳症」,讓「男性女乳症」再度成為話題。

0.7公分就是極限了!  傳統檢查難以監測癌細胞? 「1技術」有望讓腫瘤無所遁形

0.7公分就是極限了! 傳統檢查難以監測癌細胞? 「1技術」有望讓腫瘤無所遁形

你能想像在你體內悄悄成長,卻又無聲無息的癌症嗎?當癌症還未成長到足以被現代醫學偵測的程度時,它就像是一個隱形的敵人,悄悄地、無聲地在我們體內發展,這就是所謂的亞臨床癌症。

心跳漏拍、心悸都因它而起? 醫揭「心室早期收縮」8大原因:運動過度也是大地雷

心跳漏拍、心悸都因它而起? 醫揭「心室早期收縮」8大原因:運動過度也是大地雷

30歲的陳小姐,到心臟科門診,表示這半年間一直覺得心跳怪怪的。細問病史下,她主要的不適是種覺得心跳少了一拍的感覺。醫師安排心電圖檢查後,發現病人患有「心室早期收縮」。隨後為其安排便攜式24小時心電圖監測。

台灣國中生肥胖率高達30.6%!醫:8成恐「胖到成年」揭青少年減重3大障礙

台灣國中生肥胖率高達30.6%!醫:8成恐「胖到成年」揭青少年減重3大障礙

肥胖與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密切相關,是當代社會最重要的健康危機之一。目前全球已逾19億人體重屬於「超重」範圍,其中更有3.4億的兒童與青少年。在台灣,根據國健署統計,國中生過重及肥胖率高達30.6%,高中生亦有28.9%。

爬一、兩層樓梯就喘不過氣! 醫:「心絞痛」不及時治療  死亡率達30%

爬一、兩層樓梯就喘不過氣! 醫:「心絞痛」不及時治療 死亡率達30%

70多歲的江太太患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壓、高血脂,平常在門診拿藥控制病情,最近一兩個月她常常在活動的時候覺得很喘,爬個一、兩層樓梯就覺得快喘不過氣,最近天氣變涼之後,症狀似乎變得更嚴重了。

全球「兒童白肺」病例不斷激增! 重症醫籲家長:做「2件事」防疫才具體有效

全球「兒童白肺」病例不斷激增! 重症醫籲家長:做「2件事」防疫才具體有效

全球湧入大量「兒童白肺」事件,甚而引起世衛組織(WHO)的注意,表達對中國境內病例激增的擔憂。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說明,目前北京呈現「多種病原體共存」的趨勢,除了近期爆發的肺炎黴漿菌之外,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腺病毒的案例也同步上升。

肺炎黴漿菌疫情將於年末爆發?  重症醫曝「4大特性」:恐在不知不覺間就被傳染

肺炎黴漿菌疫情將於年末爆發? 重症醫曝「4大特性」:恐在不知不覺間就被傳染

口罩、乾洗手先別急著收!近日中國北部引爆「黴漿菌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大規模感染,目前台灣也已傳出多起感染案例。黴漿菌是否將接棒新冠、流感病毒成為冬季疫情的主要威脅?黃軒醫師表示,黴漿菌生長時間緩慢、潛伏期長,是否會形成新一波的感染浪潮,實是有待觀察。

連生殖器都會長?  身體出現「粉瘤」千萬別硬擠:傷口恐流出「起司味分泌物」

連生殖器都會長? 身體出現「粉瘤」千萬別硬擠:傷口恐流出「起司味分泌物」

皮膚組織突然異常腫大,當心並非為尋常的粉刺或痘痘,而是更為棘手的「粉瘤」!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專任主治醫師翁子玉醫師接受專訪指出,粉瘤為一種「良性腫瘤」,因其特殊結構「囊袋」容易堆積角質代謝物,比起粉刺或痘痘在治療上更為複雜。

肺癌及早發現存活率達9成! 醫提醒:2族群符合條件可免費篩檢

肺癌及早發現存活率達9成! 醫提醒:2族群符合條件可免費篩檢

每年的8月1日為「世界肺癌日」,而衛福部國健署甫於去年7月1日起,率先全球將「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正式列為第五癌篩檢,目前已造福不少潛在病患;奇美醫院亦於今年1-7月已完成317人肺癌篩檢,其中陽性率為7.3%(23/317),癌症檢出率則為1.3%(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