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奪十大癌症首位 她不抽菸腫瘤2公分全無症狀! 醫揭肺癌風險與預後差別
衛生福利部110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公佈,國人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其中「肺癌」首次超越大腸癌,成為十大癌症人數首位,發生個案來到16,880人,更是男女性癌症發生數第二名。過去肺癌發生期數偏晚,導致死亡率高,存活率低。
衛生福利部110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公佈,國人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其中「肺癌」首次超越大腸癌,成為十大癌症人數首位,發生個案來到16,880人,更是男女性癌症發生數第二名。過去肺癌發生期數偏晚,導致死亡率高,存活率低。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公布!依據衛福部110年(2021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較109年減少217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06.5人,較109年下降4.8人。110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9年相同。
每年的8月1日為「世界肺癌日」,而衛福部國健署甫於去年7月1日起,率先全球將「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正式列為第五癌篩檢,目前已造福不少潛在病患;奇美醫院亦於今年1-7月已完成317人肺癌篩檢,其中陽性率為7.3%(23/317),癌症檢出率則為1.3%(4/317)。
衛福部日前公布202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受新冠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111年死亡人數較110年增加24,266人;依死亡率排序,111年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平時無抽菸習慣、甚至也不常下廚接觸油煙,仍可能有罹患肺癌的可能?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醫師表示,此前曾收治一名39歲女性患者,平時不抽菸也鮮少下廚煮飯,且外出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連接觸到汽機車廢氣的機會都很少,豈料在員工健檢時發現,肺部竟有0.5公分毛玻璃狀結節。
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傳出因肺腺癌過世,肺癌為十大癌症死亡人數首位,與肝癌蟬聯一、二位長達42年,更是男、女性之第一大癌症死因,根據衛福部110年死因統計結果,因肺癌死亡人數達10,040人,每10萬人口死亡率為42.8。依發生位置來區分,肺癌大部分發生於支氣管上皮細胞,多好發於中老年人,以男性居多,但近年女性不抽菸而罹患肺癌者則有持續增加的態勢,恐與環境污染源及二手菸等原因有關。
依據衛福部109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較108年增加725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11.3人,較108年下降4.6人。109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8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大腸癌、肺癌及子宮頸癌延後1歲,皮膚癌早1歲,其餘與108年相同。
衛福部國健署自111年7月1日起,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篩檢。7月1日至9月19日,全國已有7,557位民眾使用本計畫,包括4,200名(55.6%)男性及3,357名(44.4%)女性;其中4,470人(59.2%)具肺癌家族史,2,753人(36.4%)為重度吸菸者,334人(4.4%)為同時具肺癌家族史之重度吸菸者。
近日傳出一政治人物做CT檢查時,肺部發現2處「毛玻璃結節」,所幸隨後結節消失,病情未進一步惡化。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發布指南,氣管、支氣管與肺癌常為十大癌症榜上常客,甚至高居2021年十大癌症之首,呼籲民眾應時時注意肺部健康,並定期採取肺癌篩檢。至於導致肺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國健署表示,國內常見的肺癌「6大成因」中,以「吸菸」為最大風險因素。
新冠肺炎影響全世界長達兩年半之久。即便如此,長新冠對於人體的影響機制至今尚未有確切的定論。聯安診所胸腔科蔡哲龍醫師說明,新冠肺炎的影響不僅是上呼吸道感染而已,一旦病毒深入到體內,可能會影響肺部、心血管系統、腦部、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與皮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