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必驗EGFR基因突變? 醫揭第三代標靶治療效益:復發風險有望降80%

早期肺癌必驗EGFR基因突變? 醫揭第三代標靶治療效益:復發風險有望降80%

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腫瘤內科主治醫師李純慧表示,國人肺癌確診期別仍以晚期居多 ,但隨著社會健康意識提高、加上政府推動《肺癌早期偵測計畫》使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觀念普及,近年發現早期肺癌的比例明顯上升約20%,而與肺癌有關的基因突變檢測,也成為輔助治療選擇之關鍵。

坐月子一個月根本不夠?  研究:「第四孕期」僅休養6週  不足以緩解產後併發症

坐月子一個月根本不夠? 研究:「第四孕期」僅休養6週 不足以緩解產後併發症

準媽咪們在孕期時經歷的身體變化,讓胎兒更適合生長發育、卻也經常產生諸多併發症並引起不適。根據世衛組織(WHO)調查顯示,全球每天約有超過8百位婦女喪命於懷孕或分娩引起的併發症;其中生理或心理層面的併發症同等常見。

「快走」預防糖尿病!  研究:步行「這速度」可降24%發病風險

「快走」預防糖尿病! 研究:步行「這速度」可降24%發病風險

糖尿病是當代社會最重要的代謝性疾病之一,預計在2045年全球將有7.8億人發生糖尿病(people with diabetes)。糖尿病與高血糖不只增加死亡風險,更會升高大、小血管病變,併發心臟病、中風、腎病變、眼病變、周邊神經病變、與周邊動脈疾病導致截肢 。

「基因檢測」對癌友有何幫助?   專家曝「2大使用時機」:最能精準狙擊癌細胞

「基因檢測」對癌友有何幫助? 專家曝「2大使用時機」:最能精準狙擊癌細胞

「這是一項攸關人命、值得投資的檢測!」奇美醫學中心病理部分子病理科主任李宛珊表示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為先進的分子檢測技術,近年來,癌友對於檢測的接受度增加,只要經濟情況許可幾乎都會接受此檢測,可謂是「精準治療」經典模式。

肺癌奪十大癌症首位  她不抽菸腫瘤2公分全無症狀!  醫揭肺癌風險與預後差別

肺癌奪十大癌症首位 她不抽菸腫瘤2公分全無症狀! 醫揭肺癌風險與預後差別

衛生福利部110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公佈,國人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其中「肺癌」首次超越大腸癌,成為十大癌症人數首位,發生個案來到16,880人,更是男女性癌症發生數第二名。過去肺癌發生期數偏晚,導致死亡率高,存活率低。

一變天血壓就狂飆?  研究證實:每天「多走3千步」   效果堪比服用血壓藥

一變天血壓就狂飆? 研究證實:每天「多走3千步」 效果堪比服用血壓藥

根據衛福部資料,45歲以上中老年族群之高血壓盛行率為28%;20-39歲青年也有將近7%有高血壓問題。雖然學界普遍認同「運動」是降低血壓良好措施之一,但對於中老年人而言,養成運動鍛鍊的習慣往往相當困難。

個性「太邊緣」會更容易失智? 日研究:「社交孤立」恐使腦容量萎縮

個性「太邊緣」會更容易失智? 日研究:「社交孤立」恐使腦容量萎縮

「孤獨感」不只會影響心情,更可能實際影響「腦容量」,導致認知下降與失智風險?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AN)直屬刊物《Neurology》近期刊載一篇文獻指稱,與頻繁社交者相比,孤獨者或不常社交者更可能出現腦容量減少、大腦區域缺失等狀況。

反覆結石住院竟是膽管癌!  醫揭膽管癌十大元兇:喝1飲料風險暴增1.8倍

反覆結石住院竟是膽管癌! 醫揭膽管癌十大元兇:喝1飲料風險暴增1.8倍

膽管癌是發生於肝臟內的癌症,雖然發生率較肝癌為低,但近年來人數呈現逐漸上升趨勢。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發文表示,膽管有如一條一條的小血管分佈在肝臟中,眾多小膽管匯集成較粗的膽管,肝臟右葉、左葉各有一條「肝內膽管」,其下緣合併為「總膽管」約7-10公分長,下端進入胰臟後再與胰管合併通向十二指腸,在十二指腸的開口則稱為「壺腹」。

放假永遠嫌不夠長? 專家授3招延長「體感時間」: 先從停止追劇開始

放假永遠嫌不夠長? 專家授3招延長「體感時間」: 先從停止追劇開始

為何每次連假狂歡過後,總覺得「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埋首工作時卻有著「度秒如年」的感受?種種現象可能與特定的心理效應有關!《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刊載研究指稱,造成人們對時間有認知差異的原因,與「預期效應」和「負面情緒」等因素有關。

害怕社死更該主動社交?  研究:與陌生人「搭訕」可增加自信心、減少尷尬

害怕社死更該主動社交? 研究:與陌生人「搭訕」可增加自信心、減少尷尬

人類雖為「群居動物」,但亦有不少族群較為內向、高敏感,他們害怕與陌生人進行社交,也害怕自己的情緒與情感得不到回應。近期《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刊載研究卻指出,與陌生人交談不總是那麼令人恐懼,甚至能夠增強幸福感、歸屬感,幫助改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