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冠疫苗怎麼選?  「這類人」需要接種2劑!  返鄉、出國前該打完哪些疫苗?

2024新冠疫苗怎麼選? 「這類人」需要接種2劑! 返鄉、出國前該打完哪些疫苗?

年關將至,面對暴增的人流與車潮,除了主動採取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相關疫苗的接種對於脆弱族群亦至關重要!衛福部疾管署近期發布新聞稿指出,為因應新冠、流感與其他病菌造成嚴重的社區傳染,民眾應積極施打疫苗,獲得最即時的保護力。

胸悶、血壓高卻拒照胸腔電腦斷層  急診醫揪出「主動脈剝離」斥:完全狀況外

胸悶、血壓高卻拒照胸腔電腦斷層 急診醫揪出「主動脈剝離」斥:完全狀況外

別以為胸悶、血壓高只小事,有可能是外科急症「主動脈剝離」之前兆。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急診醫學科部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醫師發文指出,一名中年男性被送至急診室時,雖然只有胸悶、高血壓症狀,當下心電圖亦無異常,仍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

逾半數糖友罹患心血管疾病?  醫:3大症狀別輕忽!  主動篩檢遠離心衰危機

逾半數糖友罹患心血管疾病? 醫:3大症狀別輕忽! 主動篩檢遠離心衰危機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健康促進統計年報》指出,台灣糖尿病盛行率約佔人口的11%,相當於國內已破250萬人罹患糖尿病。成人預防保健與早期篩檢是檢測出糖尿病的重要功臣,進而提升相關併發症預防;然而隨新冠疫情衝擊,成人早期預防篩檢比例逐年下滑外,男性成人保健預防篩檢率甚至未達三成。

年輕乳癌預後差、晚期多?  醫揭「精準治療」關鍵:3種乳癌患者必做基因檢測

年輕乳癌預後差、晚期多? 醫揭「精準治療」關鍵:3種乳癌患者必做基因檢測

臺灣乳癌一年新增個案約17,000人。乳癌不只是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人數增加比例也位居十大癌症中前三名。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國人乳癌個案絕對人數上升,雖然發生率高峰往後移,但停經前乳癌比例高達32%,高於歐美地區的25%。

流感疫苗可以選廠牌嗎?  哪些族群可公費施打?  流感疫苗常見「6大問題」一次搞懂

流感疫苗可以選廠牌嗎? 哪些族群可公費施打? 流感疫苗常見「6大問題」一次搞懂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10月1日已累積773例流感(Influenza)併發重症個案、且已有172人死亡,疫情相較去年同期明顯升溫;因此風險族群盡速施打疫苗可謂刻不容緩。而究竟有哪些族群為公費疫苗的優先施打對象、能否挑選4種疫苗?

幼童殺手「腦脊髓膜炎」致死率達4成?  醫透露:盡速採取「1作為」降低感染風險

幼童殺手「腦脊髓膜炎」致死率達4成? 醫透露:盡速採取「1作為」降低感染風險

為了解新冠肺炎對於全球疫苗接種率的衝擊,國際市調組織針對美國、英國、澳洲等8個國家,進行一項將近5,000人的疫苗接種態度調查。調查結果指出,高達81%的家長高度重視施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的重要性,相較於僅有56%的新冠肺炎疫苗,前者的施打重視度遠高於後者25%。

癌症放療新選擇! 「重粒子治療」適用13種癌症  北榮曝關鍵「4大好處」

癌症放療新選擇! 「重粒子治療」適用13種癌症 北榮曝關鍵「4大好處」

癌症居國人死因之首,每年有將近12萬名新增癌症病人,因此急迫需要有效的治療手段,避免癌症影響民眾的身心健康、甚至使其失去性命。為此,臺北榮民總醫院特別引進國際癌症治療的新選擇「重粒子治療」,並於2008年開始積極籌劃建構臺灣第一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

吃到毒莓果怎麼辦? 藥師揭A型肝炎懶人包:遇6症狀要馬上就醫

吃到毒莓果怎麼辦? 藥師揭A型肝炎懶人包:遇6症狀要馬上就醫

近期國外知名連鎖賣場進口的綜合莓果及藍莓,經抽驗後檢驗出「A型肝炎病毒」陽性,使得許多民眾憂心忡忡。如果已經將莓果製品吃下肚,該如何預防A肝來襲?若周遭親友已經食用,自己會不會有感染的風險?微笑藥師廖偉呈藥師列出7大常見問題,幫助民眾解惑。

反覆結石住院竟是膽管癌!  醫揭膽管癌十大元兇:喝1飲料風險暴增1.8倍

反覆結石住院竟是膽管癌! 醫揭膽管癌十大元兇:喝1飲料風險暴增1.8倍

膽管癌是發生於肝臟內的癌症,雖然發生率較肝癌為低,但近年來人數呈現逐漸上升趨勢。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發文表示,膽管有如一條一條的小血管分佈在肝臟中,眾多小膽管匯集成較粗的膽管,肝臟右葉、左葉各有一條「肝內膽管」,其下緣合併為「總膽管」約7-10公分長,下端進入胰臟後再與胰管合併通向十二指腸,在十二指腸的開口則稱為「壺腹」。

脂肪肝會變慢性肝炎、肝硬化!  醫曝1種藥可降肝癌53%

脂肪肝會變慢性肝炎、肝硬化! 醫曝1種藥可降肝癌53%

據110年十大癌症死因統計,肝癌為台灣癌症死亡人數第二位,共造成7,970人死亡,連續42年排名十大死亡癌症前二名。引起肝癌的主要危險因子是病毒性肝炎如B型肝炎、C型肝炎長期感染,而現代人由於肥胖、缺乏運動和高糖高油飲食,造成脂肪肝乃至進展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的風險也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