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

孩子語不成句、注意不集中!  恐為「自閉症」前兆? 「10大要點」助判斷

孩子語不成句、注意不集中! 恐為「自閉症」前兆? 「10大要點」助判斷

學齡前幼兒說話「無法成句」、且專注度不足,可能是罹患「自閉症」的跡象?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新生兒科醫師杜小昕醫師指出,診間有一男童在接受注射預防針之前,媽媽與醫師透露,鄰家同是3歲的小孩,已有說話構句的能力,但自己的孩子還是咿咿呀呀、講不出成句的話。這位媽媽自責地認為,自己忙於工作、將孩子送給褓姆帶,是否自己疏於教養,導致孩子還不會說話。不過,後來經醫師問診後,竟意外得知該男童有自閉傾向。杜小昕醫師認為,泛自閉症的小孩是先天性,非父母教養問題。經推薦接受早期行為療育,目前已慢慢找回孩子的正常行為模式。

閱讀更多 »
財務危機「要人命」? 研究:破產者「死亡率」高5成、沒車沒房恐更慘

財富不自由真「要命」? 研究:破產者「死亡率」高5成、沒車沒房恐更慘

一夕之間損失所有財富,可能與更高的死亡率有關?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 (JAMA) 上的一篇新論文表明,負面的財富衝擊可能將危及「生命本身」。在進行應用統計控制後,負財富衝擊組的死亡率比正財富衝擊組高出50%。在為期20年的研究結束時,負財富衝擊組有一半以上人口死亡,而正財富衝擊組則不到30%。遭受財富衝擊而死亡者的死亡率,與開始研究時資產「一無所有」的受試者相當。

閱讀更多 »
身邊有親友憂鬱症  如何提供協助與陪伴?   心理師籲從「3面向」著手

身邊有親友憂鬱症 如何提供協助與陪伴? 心理師籲從「3面向」著手

藝人艾成日前傳出墜樓身亡,震驚台灣演藝圈。聯青診倪家珍心理師表示,身邊若有家人被診斷有憂鬱症,不僅可能無法工作,嚴重時還需要多人照顧與陪伴。雖有家人陪同在側,但一人生病卻往往讓全家都壟罩在鬱悶心情中。面對這種狀況,親友該如何幫助患者度過難關?心情又如何調適?

閱讀更多 »
「血清素太低」非憂鬱症主因?  服用藥物效果有限?  研究曝:恐使患者「越吃越悲觀」

「血清素太低」非憂鬱症主因? 服藥效果有限? 研究:恐使患者「越吃越悲觀」

長期以來,學界普遍認為大腦內「血清素」(Serotonin)的失衡與缺乏,可能是發生心理疾病的主因之一,如憂鬱症。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卻沒有研究能證實該論點是否成立。7月甫發表於權威期刊《Nature》旗下子出版品《Molecular Psychiatry》的研究更聲稱,憂鬱症與血清素濃度「毫無關聯」,推翻大眾對憂鬱症的普遍認知。

閱讀更多 »
「鬼壓床」非靈異現象? 與睡眠品質低落有關?  醫教「1措施」改善

「鬼壓床」非靈異現象? 與睡眠品質低落有關? 醫教「1措施」改善

隨著民俗月的到來,有一女性向醫師反應連日遇到「靈異現象」,經常睡醒了卻動不了、甚至覺得床邊有人盯著自己看。這是否為民間俗稱的「鬼壓床」?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陳兆煒醫師澄清,該患者遇到的狀況可能是「睡眠癱瘓症」,呼籲民眾不必過度驚慌,可事先透過睡眠醫學門診協助以釐清相關症狀。

閱讀更多 »
少吃、有運動照樣胖! 是「壓力肥」在作祟? 營養師:「5大營養素」要吃對

少吃、有運動照樣胖! 是「壓力肥」在作祟? 營養師:「5大營養素」要吃對

除了生活習慣不佳、缺乏運動,累積過多「壓力」也可能導致肥胖?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示,在營養門診的諮詢中,常遇到「就算努力少吃、開始運動,但減肥效果還是有限」的民眾;其實有時候並非吃太多、沒運動才導致變胖,壓力也可能讓體重不斷上升,該現象被稱為「壓力肥」。

閱讀更多 »
男性自戀與「太早繳械」有關?  研究:完事後更容易「射後不理」

男性自戀與「太早繳械」有關? 研究:完事後更容易「射後不理」

男性過於自戀當心「早洩」風險?先前心理學家已表明,自戀行為與性伴侶眾多、婚外情行為可能有關,且並不局限於性別與年齡差異。而自戀傾向除了與個人的心理狀態有關,是否也可能影響生理機制?《Sexual and Relationship Therapy》刊載研究指出,具有自戀傾向的男性,更有可能出現「早洩」症狀。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