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重訓好處不輸有氧? 日研究:每週1小時多降2成死亡率
規律運動能對身體健康帶來眾多好處。慢跑、快走步行、騎乘單車或游泳等有氧運動,多被認為能改善心血管疾病、慢性病與慢性發炎。相較之下,鍛練重訓、增加肌肉,是否也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日本東北大學針對「肌肉強化運動」進行統合分析,根據成年人的每週肌肉鍛鍊時間試圖找出答案。
規律運動能對身體健康帶來眾多好處。慢跑、快走步行、騎乘單車或游泳等有氧運動,多被認為能改善心血管疾病、慢性病與慢性發炎。相較之下,鍛練重訓、增加肌肉,是否也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日本東北大學針對「肌肉強化運動」進行統合分析,根據成年人的每週肌肉鍛鍊時間試圖找出答案。
明明努力鍛鍊,胸肌線條卻還是沒有起色?哪些是男人胸部肌肉最常出現的鍛鍊迷思?身兼運動營養師、體適能健身教練的「健身男神」祖雄接受《潮健康》採訪表示,肌肉「面積」愈大,愈難練出輪廓分明的線條,尤其是臀部、腿部、胸部這些大肌群部位,更需要「多點式」的鍛鍊。
你有「冰塊肌」嗎?擁有線條分明的腹肌是許多男人的夢想,但是如何鍛鍊才能讓腹肌顯現?「健身男神」兼運動營養師、體適能健身教練祖雄受訪表示,很多人忽略了訓練腹肌不只需要鍛鍊核心肌群,更需要搭配有氧訓練及飲食控制,才能看見明顯成效。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當中腦黑質核內的多巴胺(dopamine)細胞退化、凋亡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動作障礙。典型症狀包括顫抖、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帕金森氏症好發年齡約在55歲至60歲之間,65歲以上盛行率約佔1%,80歲以上盛行率為3-4%。一般而言,帕金森氏症與其他老年退化性疾病最大的差異,一是動作系統會受影響,表現出顫抖、動作遲緩、撲克臉等外顯症狀,二是主要好發時間介於55-65歲,年齡尚未到非常老年的階段。
心血管疾病是現代社會中常見的流行病之一,加上國人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普遍不佳,而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運動」被視為預防或改善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途徑之一,早在1960年代的研究中,即有證據顯示運動與心臟健康有顯著關聯。
瑜珈運動在女性族群廣受歡迎,其實瑜珈對身心靈的益處並不侷限於性別。美國精神科醫師Margot O’Donnell指出,男性也能透過瑜珈改善心理健康。O’Donnell表示,近年來尋求治療憂鬱症、焦慮症與物質成癮的男性比例正在增加,而瑜珈練習對於養成健康的心裡習慣具有一定幫助,如增強責任感、提升專注力、決策更加果斷等等。
運動能對身體帶來各種益處,包括改善肥胖與心血管疾病。近年關於運動對大腦與心理健康的影響,亦成為眾多科學家研究的主題之一。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博士Vernon Williams博士即指出,運動可增加大腦中化學物質的濃度,有助於提升記憶力、並降低晚年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Omicron變異株再度造成疫情緊繃,一旦防疫再度升級,室內外運動場館空間又可能面臨關閉。然而,缺乏運動是全球死亡率的第4大風險因素,也被認為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症風險因子。加州大學團隊發表於國際期刊《BJM》的研究指出,長時間不運動(一周運動不到10分鐘)的COVID-19 患者,住院率、重症率、死亡率都有明顯提高。
運動被認為能夠強健體魄、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機率。然而,定期的運動或訓練,是否有助於增強男性的「性能力」?運動與性能力有關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醫師表示,一般男性隨著年紀增長,性能力也將隨之下降,但是透過運動或及早治療,有機會減緩衰退速度。如果想透過運動幫助壯陽,就研究文獻來看,以下4種運動都可適量進行:重訓、有氧、競技型運動以及戶外踏青。
想要順利「瘦身」,正確的飲食調整與適當運動不可偏廢。嫚嫚營養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運動前後的飲食與減重效率息息相關,運動前應避免空腹超過5-6小時,並建議攝取總熱量不超過200大卡的食物,食物類型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蛋白質為輔。嫚嫚營養師建議,運動前可以吃東西,但食物總量不宜過多。在運動前1-2小時可吃固體食物;而運動前30分鐘至1小時期間,過量進食容易造成腸胃道不適,建議可改為攝取液體類食物。
「増肌減脂」是近年許多民眾追求的目標,不過很容易因為錯誤飲食,導致肌肉沒有變大,反而讓體脂肪上升。嫚嫚營養師受訪指出,錯誤的增肌方式不僅無法使肌肉生長,還可能增加脂肪堆積,只達到「增肥」卻無「增肌」的效果。要促使肌肉肥大有必要條件,需攝取足夠蛋白質、假使運動前後沒有補充適量的碳水化合物,肌肉中的肝醣很容易被過度消耗。
台灣「肥胖率」高居亞洲榜首 ,慢性病、肥胖造成許多健康問題,被冠上「健康」的飲食風氣也逐漸興盛。嫚嫚營養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健康飲食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貿然實行未必能達到理想的減重效果。嫚嫚營養師表示,曾有個案實行「生酮飲食」,體脂肪卻沒有下降、腰圍數字仍然超標。實施生酮飲食時,若攝取過量蛋白質,將導致熱量過剩與脂肪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