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Omicron升溫尾牙能去嗎?  外食族必知3招「減少病毒接觸」

Omicron升溫尾牙能去嗎? 外食族必知3招「減少病毒接觸」

年假期間,旅居在外的商務人士或學子陸續返台,準備與家人團圓過年。不過,國外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疫情相對嚴峻,連帶影響國內確診數隨之增加。值此危急時刻,是否應避免外出聚會、並取消相關年節活動?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醫師表示,自1月初桃機爆發群聚事件以來,國內疫情確實有升溫現象。以目前二級警戒的態勢而言,疫情指揮中心雖未針對內用行為採取管制措施,提醒民眾關注指揮中心的最新公告,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方針;並因應政策隨時做出調整。

閱讀更多 »
alcohol

病毒肆虐易讓人藉酒澆愁? 研究:疫情酗酒增35%死亡風險

新冠病毒徹底顛覆不少人的工作型態,也對多數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各種壓力,濫用物質與藥、酒成癮等風險,是否也隨著疫情上揚?刊登於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 AASLD)的研究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導致「酒精類」產品消費量增加,恐與大流行期間肝臟相關疾病病例急速上升有關。

閱讀更多 »
第3劑要打!Omicron病毒傳染力超強堪比「麻疹」  疫苗加強針可增免疫系統「交叉反應」

第3劑要打!Omicron病毒傳染力超強堪比「麻疹」 疫苗加強針可增免疫系統「交叉反應」

Omicron 變種病毒迅速在各國傳播,現階段各國研究皆顯示,Omicron傳染能力極強,但引起的重症程度較先前主流強勢株 Delta 有所降低。華盛頓大學病毒學教授Michael Diamond 研究團隊近期從動物實驗中發現,感染Omicron病毒的小鼠肺部,與感染其他變種病毒相比濃度僅1/10。感染 Omicron病毒,對健康的威脅性真的較低?研究團隊宣稱,感染Omicron病毒的小鼠體重並沒有明顯下降,而在感染其他變種病毒的動物身上,體重下降與嚴重併發症有明顯正相關。

閱讀更多 »
機場、學校頻失守!  Omicron為何能暴風式侵台?  重症醫師點出3關鍵

機場、學校頻失守! Omicron為何能暴風式侵台? 重症醫師點出3關鍵

桃園機場於今年1月爆出群聚感染,更傳出新冠肺炎病毒已流入校園,機場手推車員與居服員子女染疫,導致中壢2國小、2國中緊急宣布停課。機場已不是第一次成為「防疫破口」,為何傳播如此快速,往往令相關單位猝不及防?重症醫師黃軒於社群媒體發文表示,由於Omicron變種病毒使歐洲疫情爆增80%、美國疫情爆增90%,由境外移入機場的旅客,都可能夾帶病毒入境;而機場的防疫人員、工作人員或淸潔人員,將首當其衝成為染疫的高風險族群。

閱讀更多 »
Omicron造成全球大傳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第2劑接種12周以上的民眾施打第3劑追加疫苗,以mRNA疫苗(如Moderna、BNT)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如高端)完成基礎劑:追加劑可以選擇接種Moderna(半劑量)、BNT、高端或AZ疫苗

Omicron入侵社區感染風險升!第3劑追加疫苗該打莫德納、BNT還是高端?

接種疫苗時間愈久,面對病毒的保護力恐漸次下降,以mRNA疫苗(如Moderna、BNT)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如高端)完成基礎劑:追加劑可以選擇接種Moderna(半劑量)、BNT、高端或AZ疫苗 。第3劑疫苗都以RNA疫苗為首選。前兩劑打RNA疫苗的人,追加AZ的組合還可以,但中和抗體沒有比打RNA疫苗好。至於前兩劑打高端者,高端近期發表數據表示第3劑對Omicron仍有不錯中和抗體,也可改打RNA疫苗,中和抗體理論上會更高。

閱讀更多 »
Omicron病毒脫逃能力強22倍

免疫逃脫之王? 研究:Omicron病毒脫逃能力強22倍! 打3劑疫苗也可能感染

Omicron變種病毒迅速造成各國疫情再起,病毒是否演變出更令人的免疫逃脫能力?發佈在權威科學期刊《科學》的最新研究報告宣稱,Omicron變種病毒擁有更強的免疫逃脫能力,會降低疫苗及人體自然免疫系統的保護力。這項報告由哥倫比亞大學與香港大學共同提出,發現Omicron變種病毒在棘蛋白的變異數量出現多處突變,可能降低新冠疫苗的保護力,及用於感染者身上的單株抗體治療效果。

閱讀更多 »
突破性感染有「巨大好處」?  研究:增強免疫系統、有助對抗各種變種病毒

突破性感染有「巨大好處」? 研究:增強免疫系統、有助對抗各種變種病毒

變種病毒Omicron迅速傳播,各國頻傳「突破性感染」的確診個案。然而,近期一項關於突破性傳染的研究發現,接種後疫苗感染COVID-19病毒可能會增強免疫系統,且能提高對抗新型變種病毒的保護力。有關COVID-19變種病毒的突破性感染,目前的數據顯示感染者可能會面臨長期的後遺症問題,在感染數個月後仍可能有疲勞、胃腸道症狀、認知功能障礙等。一項針對26名接種2劑輝瑞疫苗後,發生突破性感染的個案小型研究發現,將感染者的血清與對照組相比,發現突破感染者的血清更能中和Alpha、Beta、Gamma、Delta等變種病毒,但近期造成最主要疫情的Omicron並沒有納入試驗範圍。

閱讀更多 »
防疫焦慮感升級當心疫情後恐慌症不請自來

沒確診但覺得身體「怪怪的」? 防疫降級「焦慮感」卻升級? 當心是「疫情後恐慌症」不請自來!

「最近喉嚨常常不舒服還會覺得喘,該不會是確診了?」、「我都沒有出門,可是常常胸悶要大口呼吸,是不是該去快篩?」雖然疫情逐漸趨緩,但仍是許多民眾的對話開場白,經常覺得自己「怪怪的」,可是就醫後醫生都說一切正常,那這些不適感都是從何而來呢?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陳奕安表示,許多民眾因長時間待在家中無法外出,且大量接收有關疫情的負面新聞,導致長期處在封閉空間和緊繃的情緒裡,內外夾攻下漸漸產生頭暈胸悶、過度換氣的情況,就醫後才發覺恐慌症已經悄悄找上門。

閱讀更多 »
施打新冠疫苗有哪些副作用,發生哪些症狀應該盡快就醫

打新冠疫苗擔心血栓 可以先吃阿斯匹靈? 打疫苗前要不要健康檢查?

台灣新冠疫苗陸續到貨,施打覆蓋率預計逐步增加,但仍有不少民眾擔憂接種疫苗可能有未知後遺症。亞東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翁資閔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指出,現在國內3種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的AZ疫苗、mRNA的莫德納及BNT疫苗、蛋白質次單元的高端疫苗,施打後主要副作用差異不大,但若症狀持續2-3天以上,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
適度八卦能促進社交聯繫

和朋友「大聊是非」感情更緊密! 研究:適度八卦能促進社交聯繫

台灣的八卦文化大多從新聞媒體產出,許多明星私下的行為、婚姻常被拿來大作文章,也時常成為街頭巷尾茶餘飯後的話題。有些人認為八卦行為很不道德,未經別人同意就在背後閒言閒語,或是過度關注他人私生活,都是令人不齒的行為。若是嚴重影響他人的日常生活,八卦行為的確不值得鼓勵;但根據美國研究,其實適度八卦可以促進社交聯繫,還可以透過他人的經驗更加了解這個世界!

閱讀更多 »
社交行為有助降低癮頭

防疫期間染上「不良嗜好」 解封後卻無法戒掉? 研究:社交行為有助降低癮頭

社交行為對人類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隨著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使社交行為瞬間變了調:有些人得不到原有的醫療資源與社會救助、有些人得面臨失去至親的痛苦。沒有了人與人間的羈絆,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暴增,各地酗酒、吸毒率飆高,人們沒有了依靠,似乎就只能靠不良嗜好排遣孤獨。如果你在先前三級警戒的時候,因無法戒除不良嗜好而痛苦萬分,請趕緊利用解封期間和久違的朋友和家人聯絡,或許能降低你的癮頭!

閱讀更多 »
新冠疫苗跟你想的不一樣

新冠疫苗跟你想的不一樣? 青少年打BNT出現「心肌炎」? AZ血栓風險比抽菸還低?

在等待疫苗期間,許多人對於莫德納(Moderna)和BNT(BioNTech)疫苗抱持較高的信任度,認為其安全性與有效性較佳;AZ疫苗則被認為「保護力不佳」,副作用也比其他兩者嚴重,因此有不少民眾在預約疫苗時只勾選前二者,寧願花較長的時間等待最理想的疫苗。但是,mRNA疫苗就完全沒有副作用風險嗎?關於新冠疫苗的各種現象應該如何解讀?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