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甜食療癒心理卻傷害身體! 營養師:糖分下肚「12種疾病」 全找上門
你是「螞蟻人」嗎?甜食飲料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療癒聖品」,縱然知道嗜甜會導致肥胖,但精製糖吃下肚,會刺激腦內快樂荷爾蒙「多巴胺」的分泌,讓人將愉快的感受與吃甜食連結在一起。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除了使肥胖機率增加,精製糖可能導致以下12種危害,習慣嗜甜的「螞蟻人」應該多加注意。
你是「螞蟻人」嗎?甜食飲料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療癒聖品」,縱然知道嗜甜會導致肥胖,但精製糖吃下肚,會刺激腦內快樂荷爾蒙「多巴胺」的分泌,讓人將愉快的感受與吃甜食連結在一起。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除了使肥胖機率增加,精製糖可能導致以下12種危害,習慣嗜甜的「螞蟻人」應該多加注意。
隨著年紀增長,睡眠時間縮短是正常的?英國倫敦大學最新研究指出 ,50歲以上成年人如果睡眠時間小於5小時,被診斷出慢性病的風險增加20%。這群睡不到5小時的人,與每天睡眠時間超過7小時的人相比,罹患兩種以上慢性病的風險更要高出40%。
上班族、學生因公務繁忙時常憋尿,恐怕將對泌尿道造成嚴重影響?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醫師接受專訪表示,憋尿對男女性的影響不一;大抵而言,長期憋尿容易使「逼尿肌」處於緊繃狀態,久而久之恐造成逼尿肌肥大而失去彈性、初期變得敏感而導致「過動性膀胱」,長期會導致膀胱如同鼓脹的氣球呈現彈性疲乏,最後致使排尿功能變差。
吃肉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原因不只是因為「膽固醇」?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與塔夫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共同發佈的研究指出 ,以往膽固醇被認為是引發心血管風險包括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的主要原因,但無法給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全面性解釋,該研究指出腸道在消化肉類食物中所產生的代謝產物可能與心血管疾病有重要關聯。
糖尿病患者不僅得遵循醫囑用藥,平時的生活習慣良好與否,更是病情控制的關鍵要素!萬芳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劉漢文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糖尿病的治療包含「生活型態的改變」和「血糖藥物」,兩者需同步執行且皆不可偏廢。
可別小看「孤獨」所造成的潛在心理問題!長期孤苦無依、遠離群體生活,心理疾患恐將影響「生理年齡」,造成預期壽命縮短。根據《Aging》期刊近日所刊載的研究指出,孤獨感相較吸菸、飲食習慣或壓力,更容易加速「生理性老化」,平均而言較健康正常人衰老了1.65歲。
你是「假瘦子」還是「真胖子」?過去要衡量自己的體態,通常都是看體重,或是用身高體重換算的BMI指數。不過,以人體健康的角度來看,「體格組成分析」或許是更具參考價值的指標。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表示,一味追求體重減輕並不一定健康,例如現代人常見的「肌少症」、「骨質疏鬆」,就可能是體重過輕造成的問題。
罹患心臟疾病不僅有危及性命之虞,合併其他疾病更可能造成嚴重影響?依據衛生福利部 110 年死因統計,心臟疾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8 萬人死亡,其威脅不容小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指出,全球約有4.22億名糖尿病患者,其中又以第二型糖尿病較為常見。此前學界聲稱,適度攝取咖啡因飲品如茶飲、咖啡,可降低糖尿病、甚至全因死亡率的患病風險。近期的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年會發表的研究則證實,每天攝取4杯茶飲與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發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