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外電編譯
服用保健品有助提升睡眠品質? 「4成分」被認為相對安全
長期失眠服用保健品,對促進睡眠有幫助嗎?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行為睡眠醫學臨床主任Suzanne Bertisch表示,以目前現有的研究而言,額外補充保健品是否能促進睡眠,仍存在許多爭議,但若產品含有以下4種成分:大麻二酚(CBD)、纈草、合成褪黑激素和洋甘菊,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不過,保健品的效用因人而異,在嘗試前仍須諮詢醫師。
Bertisch進一步針對4種成分進行說明:
1. 大麻二酚。大麻二酚不同於大麻,使用時並不會產生幻覺、也不會影響心理狀態。WHO的報告亦指出,大麻二酚無成癮或濫用疑慮;在台灣也已透過食藥屬認證可合法使用。Bertisch表示,大麻二酚的主要作用為平復情緒,近期不少研究表明,大麻二酚有助改善睡眠。不過其確切功效,仍有待大型臨床實驗加以證實。
2. 纈草。為源自歐洲與亞洲的開花植物。纈草補充品由其根、莖所製成,具有溫和的鎮靜作用。不過,Bertisch表示,雖然對纈草功效的研究尚稱充分,但佐證其功效的論點較為薄弱,因此對失眠、改善睡眠品質的效用現今仍不具臨床意義。
3. 合成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是大腦在夜間產生的一種激素,在調節睡眠方面起到重要作用。Bertisch博士表示,已有證據表明,合成褪黑激素有助於治療晝夜節律的紊亂現象,例如時差問題。
4. 洋甘菊。為雛菊科的一種,通常被認為是安全而溫和的助眠補充品。不過,洋甘菊可能會引起特定族群的過敏反應,因此使用前應諮詢醫師,以免個人過敏症狀惡化。
專家:日常生活養成「5大習慣」 可初步改善睡眠問題
Bertisch博士表示,改善睡眠品質最有效的方法,依舊與改變日常生活習慣有關。她認為,大腦的可塑性極高,通常能夠被重新訓練進入睡眠狀態,因此攝取睡眠補充品可謂是「最後一道防線」。在日常生活中,不妨養成5種良好睡眠習慣,或許比攝取保健品更有助益:
1. 治療身體疾病。將潛在的身體疾病加以治療,如關節炎疼痛。
2. 保持心理健康。焦慮、壓力過大會影響睡眠。建議適度放鬆,如睡前做瑜珈、閱讀或聽輕音樂。
3. 養成晝夜規律。盡量每日在同一個時間點起床,讓臥室保持黑暗、安靜及涼爽。
4. 避免喝咖啡因。避免在睡前攝取茶飲、咖啡,也盡量避免飲酒。
5. 關掉電子設備。如電腦、手機或平板,睡眠應避免使用。
Bertisch 博士表示,睡眠問題可說是非常多樣化;因此,若採取上述措施後仍遭遇失眠、淺眠、多夢等狀況,應尋求醫師或睡眠專家協助,量身打造解決方案,改善睡眠會有效率地多。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光睡覺也能瘦身? 美研究曝:每天睡滿8小時 熱量就少270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