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一天能喝幾杯?  基因檢測預知骨鬆風險!  醫揭存骨本3關鍵

咖啡一天能喝幾杯? 基因檢測預知骨鬆風險! 醫揭存骨本3關鍵

台灣平均一年喝掉28億杯咖啡,然而,因為利尿作用電解質流失,加上年齡增長、飲食習慣不佳等因素,許多人可能已經默默成為「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國健署調查顯示,國內每7人就有1人骨鬆,骨鬆不再是老年人問題,年輕人或懷孕的媽媽們,一樣不能輕忽。

每7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  國健署曝:「這類人」骨折風險增2倍

每7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 國健署曝:「這類人」骨折風險增2倍

預防「骨質疏鬆」最佳時機應該從年輕開始,不再只有老人需要注意,年輕族群一樣不可輕忽!衛福部國健署指出,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20-30歲前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若骨量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就會形成許多孔隙,呈現疏鬆的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骨質疏鬆可能導致骨頭脆弱易斷,且增加骨折的風險。

【專家問答集】帕金森氏症的症狀與治療方式?  做什麼運動最好?  開關現象變明顯該怎麼辦?

【專家問答集】帕金森氏症的症狀與治療方式? 做什麼運動最好? 開關現象變明顯該怎麼辦?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當中腦黑質核內的多巴胺(dopamine)細胞退化、凋亡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動作障礙。典型症狀包括顫抖、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帕金森氏症好發年齡約在55歲至60歲之間,65歲以上盛行率約佔1%,80歲以上盛行率為3-4%。一般而言,帕金森氏症與其他老年退化性疾病最大的差異,一是動作系統會受影響,表現出顫抖、動作遲緩、撲克臉等外顯症狀,二是主要好發時間介於55-65歲,年齡尚未到非常老年的階段。

用純粹初心鑄就醫病關係,堅持醫德才有醫得/郭大維中醫師專訪

用純粹初心鑄就醫病關係,堅持醫德才有醫得/郭大維中醫師專訪

郭大維醫師從醫院到社區開業,一路秉持行醫的初心,他說醫療關係需要慢慢建立,自然不會有醫病關係對立的問題。唯有真誠對待患者好,『醫德』一是指『道德』的德,一是指『得到』的得,來自病人的回饋,就是行醫之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