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孫擔心嬤無法與醫護溝通  預約助聽器到府陪阿嬤過母親節

孝孫擔心嬤無法與醫護溝通 預約助聽器到府陪阿嬤過母親節

李先生的阿嬤93歲了,月前因為跌倒骨折住進安養中心,因為聽不到聲音,加上環境較吵雜,醫護人員想要詢問阿嬤哪裡不舒服都相當不便,家人想要和阿嬤聊天也都很困難。於是孝順的李先生透過上網搜尋預約了助聽器居家到府服務幫阿嬤選配了一對助聽器。

科林助聽器啟動居家到府服務  填補全方位聽力照護缺口

科林助聽器啟動居家到府服務 填補全方位聽力照護缺口

林小姐發現爸爸聽力越來越差,堅持不願意去做檢查,更拒絕配戴助聽器。在女兒「三訪」科林門市與一再請託之下,門市人員不辭辛勞帶了配備前往林小姐家,好不容易勸說林爸爸勉強嘗試戴上助聽器。也因為這次體驗讓林爸爸感受到助聽器對他的幫助而持續配戴,也讓家人鬆了一口氣,不再因為看電視或溝通不良而爭執。

失智成因8%是聽損  研究:助聽器可減緩認知下降  六都攜手科林捐贈助聽器  守護弱勢聽損防失智

失智成因8%是聽損 研究:助聽器可減緩認知下降 六都攜手科林捐贈助聽器 守護弱勢聽損防失智

聽力損失不僅影響學習,也會增加社交與職場工作的困難度,同時也會帶來不小的健康風險。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研究,影響失智成因中聽力損失佔其中8.2%,排名第一。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僅醫療照護成本就超過2.8兆美元。

學習新樂器比聽音樂還抒壓?  研究曝潛在好處:「2大感官」變更敏銳

學習新樂器比聽音樂還抒壓? 研究曝潛在好處:「2大感官」變更敏銳

此前不少科學家認為,聆聽和緩的音樂類型可以放鬆身心、幫助入睡,並有助於抒解壓力。那麼「演奏樂器」對於大腦的影響又是如何?權威期刊《Nature》出版物《Scientific Reports》指出,學習演奏樂器對大腦處理視覺、聲音的能力有積極影響,甚至能幫助改善憂鬱情緒。

聽不懂同事說話恐是「晚發性聽損」!  哪些人應考量植入人工電子耳?

聽不懂同事說話恐是「晚發性聽損」! 哪些人應考量植入人工電子耳?

在職場上忽然聽不清楚、聽不懂同事及身邊人言語,要當心是「晚發性聽損」問題。高雄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黃仲鋒醫師指出,台灣約有一半重度聽損與遺傳基因有關,除了學齡前即發現的兒童病患,部份是在30歲至50歲間逐漸發生的晚發性聽損。若配戴助聽器後仍有50%以上的言語理解及溝通困難,就可評估是否配戴人工電子耳。

去完演唱會竟「突發性耳聾」!  調查:20歲族群聽力退化最快

去完演唱會竟「突發性耳聾」! 調查:20歲族群聽力退化最快

現代人無論工作、生活、娛樂皆幾乎離不開3C產品,長時間配戴耳機的比例也愈來愈高,許多人面臨「微聽損」危機而不自知。最新一份「微聽損」調查顯示,接近8成(77%)的20歲族群,幾乎天天配戴耳機,而40-49歲族群長時間、高音量的「重度沉浸」用耳比例最高,恐大幅增加耳朵過勞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