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皮狂跳有哪些原因? 竟可能是「確診」警訊? 哈佛呼籲別做「這6件事」
時常發現「眼皮跳」相當頻繁,要注意可能是多種疾病發生的訊號,甚至有可能是確診的前兆?刊載於《Springer Nature》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不僅造成嚴重的呼吸道症狀,也可能引起結膜炎、乾眼症等疾病,其中「提眼肌無力」疾病甚至可能引發「眼瞼肌肉痙攣」,導致嚴重的眼皮跳動現象。
時常發現「眼皮跳」相當頻繁,要注意可能是多種疾病發生的訊號,甚至有可能是確診的前兆?刊載於《Springer Nature》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不僅造成嚴重的呼吸道症狀,也可能引起結膜炎、乾眼症等疾病,其中「提眼肌無力」疾病甚至可能引發「眼瞼肌肉痙攣」,導致嚴重的眼皮跳動現象。
罹患「攝護腺癌」竟與更高機率的「焦慮症」現象有關?美國國家衛生院表示,由於攝護腺癌會影響生殖、泌尿和腸胃系統,因此診斷結果常常讓人感到尷尬和羞恥。另外,攝護腺癌可能導致嚴重的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礙等不良反應,可能會加劇男性對性功能或泌尿功能不彰的焦慮現象。由此可知,攝護腺癌確實對患者造成不小的心理影響。
「甲狀腺亢進」為體內甲狀腺荷爾蒙過多,所導致的內分泌失調疾病之一。甲狀腺亢進的常見症狀表現可能為心跳變快、身體代謝變快、比較怕熱等,與一般的生理狀況容易搞混,進而使患者輕忽風險。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若甲狀腺亢進無妥善治療,可能進一步引發「甲狀腺風暴」(thyroidstorm),死亡率高達90%。
中年時期經常「做惡夢」,要注意可能是老年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前兆?科學家認為,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做夢大多往往是離奇的、愉快的,卻鮮少是令人恐懼或害怕的。《eClinicalMedicine》近期刊載一則研究指出,約有17-78%的帕金森氏症患者於早年更常做惡夢,且次數愈頻繁恐使病程速度加快。
壓力對身體的影響有多深遠?顏佐樺醫師表示,雖然未有證據顯示壓力會直接引發癌症,但已有多篇研究發現,壓力可能是引起癌症的危險因子,亦會增加癌細胞生長轉移的風險。動物實驗證實,壓力荷爾蒙與乳癌確實有相對應的關聯;此前一長期追蹤15-30年的研究指出,工作壓力較大的男性較易罹患肺癌、大腸癌、胃癌。而壓力甚至也會影響癌症治療和復原進展。
「肥胖」雖然有醫學客觀的定義,但對於體重過重者而言,一旦被貼上肥胖的標籤不但會加重心理壓力,更可能增加死亡風險,形成一種「體重歧視」的惡性循環?一份回顧研究指出,針對過重者的「體重羞辱」不但會導致皮質醇上升,還會讓他們加重濫用酒精、藥物來面對負面情緒或激烈減重,造成健康與性命危險。
經常鼻塞、流鼻水且「嗅覺異常」,不只要注意是否為新冠病毒引起上呼吸道症狀,也要注意「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除了影響呼吸道健康,長期未妥善處置還可能增加中耳炎、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王堂權醫師表示,,一般急性鼻竇炎有機會透過自身免疫機制的調節,達到穩定狀況後逐漸恢復。然而,一旦鼻竇炎持續三個月以上,自行好轉的機率降低,症狀有可能反覆發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可能需要介入治療。
上班總是自覺無精打采,夜間更時常睡不飽、起床時疲憊感揮之不去?要注意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或工作繁重,對生理機能造成傷害。個人處於疲憊狀態,更可能影響工作表現或學習能力,因此呼籲民眾,除了攝取咖啡因之外,日常生活中可養成以下8種習慣,有助於維持一天的精神狀態,並在工作或學習時保持清醒:多與同儕交談、保持活動、攝取堅果類、腹式呼吸、午休小睡、日曬、環境涼爽、刺鼻氣味。
現代人面臨緊湊的生活步調和資訊爆炸的時代,當身體長期處於壓力之下,恐怕將影響到身心健康。而無形的壓力會用不同生理症狀來表現,像是頭痛、便秘、胸悶、憂鬱等,嚴重時甚至可能改變內分泌系統,影響可謂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