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低於50%也沒徵兆?  醫揭「慢性腎臟病」6大風險群:出現症狀恐已末期

文章分類/

腎功能低於50%也沒徵兆? 醫揭「慢性腎臟病」6大風險群:出現症狀恐已末期

✦ 2024-07-20 更新
1417 瀏覽
❝ 快速摘要:腎臟功能已經出現受損,身體卻可能完全「無感」?哪些人口能是高風險族群?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吳麥斯醫師表示,慢性腎臟病早期並無明顯症狀,通常在病程已進展到第三、四期時,才會逐漸出現程度不一的尿毒症狀、使患者意識到需進一步就醫檢查。
快速跳轉目錄


潮健康/編輯部

腎臟壞光光身體卻「無感」?  腎臟功能下降會出現哪些問題?

腎臟功能已經出現受損,身體卻可能完全「無感」?哪些人口能是高風險族群?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吳麥斯醫師表示,慢性腎臟病早期並無明顯症狀,通常在病程已進展到第三、四期時,才會逐漸出現程度不一的尿毒症狀、使患者意識到需進一步就醫檢查。


腎臟屬於人體重要的過濾系統,負責淨化血液、除去多餘水份與廢物、保持礦物質含量平衡、調節控制血壓、協助製造血系統及維生素D等功能。一旦腎臟組織遭受無法恢復的損壞,就會造成腎功能逐漸衰退,讓身體無法自然排除體內代謝廢物,經歷數月或數年以上的腎功能受損,也就是「慢性腎臟病」的發生。


腎功能低於50%也沒徵兆?  出現「泡水高貧倦」症狀恐已末期

腎功能低於50%也沒徵兆?  出現「泡水高貧倦」症狀恐已末期

腎臟是人體代償功能最強大的器官之一,即使腎功能低於50%也可能無明顯症狀。吳麥斯醫師指出,臨床上將腎功能分為五期,以腎絲球過濾率(eGFR)可清除廢棄物的能力數值作為指標,在第一期與第二期病程中,腎功能雖有些微下降但不影響腎臟運作,通常也不會有症狀表現,然而,一旦出現「泡、水、高、貧、倦」等症狀,表示已發展到末期腎臟病前的第三、第四期病程了。



腎損傷嚴重時,會因腎功能調節力下降而引發「泡、水、高、貧、倦」五大症狀,分別是指,尿液中蛋白質過多而出現的「泡泡尿」、四肢「水腫」,以及腎臟原先調節血壓與製造紅血球的功能受影響後,也會有「高血壓」與「貧血」的症狀,當身體清除廢物的能力降低後,患者會明顯感到「疲倦」、虛弱、沒精神,這也是大多數患者就診時已出現的症狀。



不只三高、肥胖讓腎臟「過勞」?  6大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

不只三高、肥胖讓腎臟「過勞」?  6大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

根據2022年台灣腎病年報的統計數據,慢性腎臟病在進展到末期腎臟病前,有高達8成的患者有高血壓,4成有糖尿病,以及3成有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反應出腎功能受損的原因與三高等慢性病息息相關,例如高血壓會影響腎臟慢性發炎,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會傷害腎元,引發糖尿病腎病變。


肥胖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文明病,亦與腎臟病變有莫大關聯。吳麥斯醫師說明,BMI大於24的以上的過重或肥胖族群,不只是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代謝症候群的重要誘發因素,也會增加腎臟壓力。此外,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年齡增長所導致的器官衰退也不可忽視,65歲以上長者應及早注意腎絲球過濾率與尿白蛋等相關指標。


吳麥斯醫師也提醒,如果本身有慢性腎臟病家族病史,或是因為個人因素長期多重用藥,都會帶來較高的腎功能受損風險。尤其抽菸會刺激腎臟血管收縮形成長期腎高壓,對腎臟健康將造成相當傷害。提醒上述六大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腎功能,及早預防與治療。



定期檢查與日常飲食管控  慢性腎臟病患者也能回歸正常生活?

定期檢查與日常飲食管控  慢性腎臟病患者也能回歸正常生活?

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約12%,每8位成人就有1位正發生腎臟病變,由於慢性腎臟病早期並無明顯症狀,超過9成的早期腎臟病患者並不自知,導致錯過黃金治療期,發現時已進入末期腎臟病。對於高風險族群來說,透過定期健檢如抽血,可以檢測出腎絲球過濾率的功能指數,驗尿則可以測出尿中是否有蛋白尿。



吳麥斯醫師表示,腎臟病患者配合營養師的飲食管控,限制富含蛋白質的肉類攝取量,以及每日水分攝取的控制,都能大幅降低腎臟負擔。至於社會支持方面,建議腎臟病友多與家人、朋友分享慢性腎臟病的正確知識,提升整體社區對慢性腎臟病的瞭解程度。最重要的是定期追蹤腎功能指數,並依醫囑使用有助於保護腎臟健康的相關藥物,透過飲食、藥物及運動各方面共同進行,慢性腎臟病患者也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潮健康專屬讀者社群邀約: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延伸閱讀:
90%慢性腎臟病人不知有病! 出現手腳麻木恐已末期? 6大族群務必及早篩檢腎功能
不只亂吃藥惹禍?台灣腎臟病人9成不自知!
醫示警:我們與「慢性腎臟病」距離並不遠






快速跳轉目錄

▧ 最新文章

✦ 潮健康致力於推廣健康潮流新知,歡迎各種形式之媒體洽談合作 ✦
請來信至 [email protected],或電洽:02-6605-0993,將有專人與您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