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塑膠微粒」不只影響生殖功能?  研究揭危害:心臟病、中風風險高4倍以上

接觸「塑膠微粒」不只影響生殖功能? 研究揭危害:心臟病、中風風險高4倍以上

「塑膠微粒」不只可能影響人體的生殖系統,更有引起心血管事件、甚至增加死亡風險的疑慮?《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刊載研究指出,觀察到頸動脈組織中含有塑膠微粒者,在未來3年內罹患心臟病、中風的風險,以及全因死亡風險是未有塑膠微粒者的4倍以上。

用「交友軟體」找結婚對象可行嗎?  研究揭殘酷真相:婚後感情穩定度恐較差

用「交友軟體」找結婚對象可行嗎? 研究揭殘酷真相:婚後感情穩定度恐較差

透過交友軟體、線上交友等方法尋求另一半,步入婚姻後是否能夠得到幸福?一直是不少年輕族群所好奇的議題。如今《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刊載文獻表明,伴侶以「線上約會」的形式相識並步入婚姻,初期的婚姻滿意度確實較高,但隨著時間過去,婚姻卻更容易出現「不穩定性」。

素食比雜食更健康?  史丹佛大學雙胞胎研究:降低壞膽固醇助減重

素食比雜食更健康? 史丹佛大學雙胞胎研究:降低壞膽固醇助減重

過量紅肉攝取被認為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將加工肉品列為一級致癌物,紅肉則被列為2A級致癌物(probable,很可能對人類致癌)。部份文獻認為,植物性飲食是否較雜食或肉食更健康並無明確證據。

25歲前單身越久好處越多?  研究證實:離婚後生活滿意度、薪資普遍較高

25歲前單身越久好處越多? 研究證實:離婚後生活滿意度、薪資普遍較高

青年時期的單身經歷,將會影響日後的生活滿意度與收入多寡?發表於《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的研究表明,個人於年輕時期的單身狀態,或許能幫助未來與伴侶關係破裂後,所需要面對的挑戰與瓶頸。研究作者亦對此表示,該文獻為少有探討單身好處的研究之一。

食物過敏引起「心血管死亡」機率增加?  研究驚曝:「牛奶」竟是最危險食物

食物過敏引起「心血管死亡」機率增加? 研究驚曝:「牛奶」竟是最危險食物

若對特定食物經常出現過敏反應,可別認為只是小問題!《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最新刊載的研究指稱,食物過敏者相較於一般民眾,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甚至提高心血管事件死亡風險。令人震驚的是,「牛奶」竟是最可能引發心血管事件的致敏食物。

會喘、流汗才有效! 研究:固定運動有助逆轉「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會喘、流汗才有效! 研究:固定運動有助逆轉「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固定的運動習慣可以減少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不過對於帶有糖尿病遺傳基因的人群而言,是否有一樣的保護作用,學界尚未有一致定論。最近醫學期刊終於證實,中高強度運動有助於抵消糖尿病的遺傳風險。

新學期的2大學童健康指南 :親子一同修正壞習慣 共同邁向新生活

新學期的2大學童健康指南 :親子一同修正壞習慣 共同邁向新生活

國健署出生世代研究之長期追蹤調查資料指出,逾六成18 個月以下嬰幼兒曾與 1 名以上吸菸者同住,而家中吸菸者有高達八成都是「父親」,可見解決菸害問題刻不容緩,今年國健署核准新劑型納入戒菸門診補助,可助「立即緩解菸癮」及「緩解7大戒斷症狀」,對有戒菸意願者將是一大助力,可在戒菸門診請專業醫師開立或到指定通路、藥局購買,有助提升戒菸成功率。提供家中寶貝最好的生活環境、成長空間,其實可以單純的從父母、居家環境做起,吸菸父母或長輩及早戒菸,亦能從中樹立優良習慣與榜樣,陪伴孩子養成生活好習慣。

甲狀腺結節要定期追蹤嗎?  細針穿刺要擔心偽陰性?  一張圖看懂檢查必要性

甲狀腺結節要定期追蹤嗎? 細針穿刺要擔心偽陰性? 一張圖看懂檢查必要性

健康檢查時被發現有「甲狀腺結節」,要擔心是甲狀腺癌嗎?甲狀腺結節是最常見的甲狀腺問題之一。萬芳醫院新陳代謝科劉漢文醫師表示,觸診檢查甲狀腺結節的聲行率約為2-6%,超音波檢查約為19-35%,顯示甲狀腺結節在成年人口中比例不低,雖然絕大多數屬於良性,但有極少部份確診為惡性腫瘤,會根據結節特徵或是切片結果,評估後續處置與追蹤的必要性。

確診後腦霧、失眠好不了?  醫曝「長新冠」恢復時間:1年內有望痊癒

確診後腦霧、失眠好不了? 醫曝「長新冠」恢復時間:1年內有望痊癒

新冠後遺症「長新冠」(Long Covid)的預防,一直是醫界亟欲釐清的重點。根據權威醫學期刊《JAMA》刊載的法國研究表明,逾4000人的長期追蹤顯示長新冠大約於「1年內」症狀有望樣獲得緩解,這是迄今為止針對長新冠議題,隨機訪問時間最長的研究,頗具有參考價值。姜冠宇醫師指出,每種症狀的消退時間各不相同,估計有97.5%虛弱患者、94.2%的注意力不集中、77.5%的記憶力減退在急性症狀1年後出現症狀消退。延緩症狀消退的因子則有大於60歲中高年齡、女性、癌症史、抽菸史、高BMI以及急性期症狀較多者。

以前三秒就入睡  確診後卻「每天失眠」! 醫師親揭「長新冠」4大影響

以前三秒就入睡 確診後卻「每天失眠」! 醫師親揭「長新冠」4大影響

台灣於今年5月邁入新冠確診高峰後,陸續有不少民眾受到「長新冠」所苦而前往醫院求診。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鈞百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女性病患,在5月底確診新冠肺炎後,雖然僅出現咳嗽、流鼻水等輕微症狀,但在解隔後,卻陸續出現情緒不穩、記憶力變差、嚴重失眠等問題。困擾該病患的不只記憶力問題,還有嚴重的「睡眠障礙」。該病患表示,以往自己的睡眠狀態十分良好,卻在染後每天飽受「失眠之苦」,使其精神變差、無法專注且脾氣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