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外電編譯
焦慮、壓力問題層出不窮 哈佛建議「5種營養來源」要攝取
焦慮、壓力、失眠等問題時常困擾著現代人,而心理問題不僅源於工作、人際關係,也和日常的飲食習慣有關?事實上,若在生活中適時攝取特定營養成分,可能對個人的焦慮問題產生正面作用。美國哈佛大學直屬機構《哈佛健康出版社》即點出常見的5種天然營養來源,有助緩解焦慮問題,與生活中的緊張不安感:
1. 鎂:天然富含鎂的食物可幫助情緒平穩,如綠色蔬菜、豆類、堅果與全穀物。
2. 鋅:《印度藥理學期刊》的動物實驗證實,鋅物質的攝取與緩解焦慮有關。富含鋅的食物有蘆筍、牡蠣、腰果、動物肝臟、牛肉與蛋黃等等。
3. 益生菌:《精神病學研究》曾指出,益生菌食品與降低「社交焦慮」存在聯繫,攝取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泡菜、酸菜或優格,與較少的焦慮現象呈正相關。
4. Omega-3 脂肪酸:此前的研究證實,Omega-3與改善憂鬱症有關,而美國國家衛生院(NIH)更進一步指出Omega-3對抗焦慮的效果。如鮭魚、鮪魚與沙丁魚,皆為良好的Omega-3補充來源。不過,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證明,保健食品中常見的魚油,反而與抗憂鬱、緩解焦慮較無關聯。
5. 維生素B群:如酪梨與杏仁皆富含維生素B群,透過刺激體內的神經傳遞物質,釋放血清素與多巴胺,進而緩解焦慮現象。
強抗氧化食物也能緩解情緒? 專家指出「不吃澱粉」讓緊張感倍增
除了上述5種營養素來源,過往研究也認為,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種類,亦可有助緩解個人的焦慮問題。《哈佛健康出版社》列舉5大高抗氧化劑種類食物如下:
1. 豆類:如紅豆、黑豆、腰豆。
2. 水果類:如蘋果、李子、櫻桃。
3. 漿果類:如藍莓、草莓、藍莓、覆盆莓與蔓越莓。
4. 堅果類:如核桃、胡桃。
5. 蔬菜類:如菜薊、甘藍菜、菠菜、甜菜與綠花椰菜。調味品如生薑、薑黃,也具有高抗氧化特性。
美國麻州總醫院精神病學主任Uma Naidoo指出,與食用大量加工食品中與碳水化合物相比,富含全穀物、蔬菜和水果的飲食是更為健康的選擇。不過,Naidoo教授也提醒,完全不吃澱粉可能會導致血糖下降,令人更容易感到緊張不安,這可能會加劇潛在的焦慮現象。因此,飲食上務必以營養均衡為首要目標。
Naidoo教授表示,如果焦慮症狀未改善或持續超過2週以上,應進一步諮詢精神科醫師或諮商師。除了透過醫師處方與心理諮商緩解焦慮,調整飲食方式也是可考慮的改善方向。
「雖然營養精神病學不能替代其他心理治療,但食物、情緒和焦慮之間的關係,仍值得心理疾患者的重視。」Naidoo教授表示。
資料來源:
Nutritional strategies to ease anxiety
Fermented foods, neuroticism, and social anxiety: An interaction model
Effects of nano and conventional zinc oxide on anxiety-like behavior in male rats
延伸閱讀:
慢性發炎與肥胖、癌症有關! 哈佛:多吃5種「天然食物」抗發炎
以前都吃錯了? 美心臟協會公布「10大護心飲食法」 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