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拿去冰熱量竟「直接砍半」? 營養師授訣竅:「2時機」食用更有利於減肥

地瓜拿去冰熱量竟「直接砍半」? 營養師授訣竅:「2時機」食用更有利於減肥

最近地瓜減肥話題正夯!地瓜不但軟糯好吃、方便取得,又富含營養並增加飽腹感。今天就讓我們更詳細的來認識地瓜。先來了解地瓜的基本熱量,地瓜的熱量會因爲大小和烹調的方式而有所不同,中等大小的地瓜重量約為150-200克、熱量約在130-180大卡,大約等同於「七分滿」白飯熱量。建議如果當餐有吃地瓜的話,白飯就要減量!

不是邦克列酸! 最多食物中毒案例因「它」而起:遇4情況感染風險更高

不是邦克列酸! 最多食物中毒案例因「它」而起:遇4情況感染風險更高

近期食品中毒事件頻傳,尤其「邦克列酸」所引起的寶林茶室案,引起民眾不小的恐慌。事實上,衛福部食藥署針對國內食品中毒案件統計,2022年由「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造成的食品中毒案件數、患者數皆為細菌性食品中毒第一位。

糖尿病人口為何連年上升? 藥師揭「3大主因」:患者恐失去飲食主導權

糖尿病人口為何連年上升? 藥師揭「3大主因」:患者恐失去飲食主導權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若有血糖控制不佳的狀況出現,通常會由哪些原因引起?事實上不只是台灣人,全世界糖尿病人口逐年皆以一定幅度的增長,已然是「世界級」的趨勢。據統計,2045年全球糖尿病人口很有機會超過六億人,是除了失智症外亟需被外界高度重視的疾病之一。

上班族坐越久「折壽」? 醫示警:下班再躺平追劇,死亡風險恐飆2倍

上班族坐越久「折壽」? 醫示警:下班再躺平追劇,死亡風險恐飆2倍

現代人的工作型態往往「離不開椅子」,動輒8小時以上的久坐時間已然成為常態。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志東醫師表示,當今社會大部分工作者的生活時間,都被困在辦公室的桌子下或家裡的沙發上,養成「不是坐就是躺」的習慣,使得上班族久坐時間極長且變得不愛運動。

夏天還沒到就有中暑危險? 營養師親揭「最解渴3飲品」:降體溫超有感

夏天還沒到就有中暑危險? 營養師親揭「最解渴3飲品」:降體溫超有感

近期氣溫有明顯升高趨勢,尤其中南部地區高溫往往動輒30度以上。若長時間待在戶外或從事戶外工作者,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暴露於「熱急症」的風險之中!嫚嫚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民眾應於高溫天氣時多加攝取水分,三餐也可挑選含水量高的食物,以預防熱急症的風險。

睡眠品質變差竟是身體「甲基化」出問題? 醫提醒:有這「5點壞習慣」一定要改

睡眠品質變差竟是身體「甲基化」出問題? 醫提醒:有這「5點壞習慣」一定要改

「甲基化」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相對陌生的專有名詞,但它對人體作用的重要性卻超乎想像!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醫師表示,甲基化如同基因表達的「開關」,除了在DNA的製造、維持和修復中扮演關鍵角色外,它還在免疫細胞的正常形成、荷爾蒙代謝和解毒代謝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肺腺癌有無「腫瘤突變」決定患者命運? 醫呼籲:第一線「免疫+化療」應加速健保給付

肺腺癌有無「腫瘤突變」決定患者命運? 醫呼籲:第一線「免疫+化療」應加速健保給付

癌症連續 41 年蟬聯國人死因之首,而肺癌更是目前國內癌症的「三冠王」:發生人數、死亡人數及晚期個案比例均居首位。儘管衛福部已於2022年7月推動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但國內肺癌病人有一半以上確診時已是晚期,且以肺腺癌占大宗。

女性高血壓竟與婦科疾病有關? 研究示警:「子宮肌瘤」風險暴增45%

女性高血壓竟與婦科疾病有關? 研究示警:「子宮肌瘤」風險暴增45%

罹患高血壓不只會影響心血管功能;甚至可能增加女性罹患「子宮肌瘤」的風險?權威期刊《JAMA Network Open》近期刊載文獻指出,患有高血壓之女性,日後罹患子宮肌瘤的機率恐大幅提升;研究認為,血壓升高可能造成子宮平滑肌細胞的損傷,從而導致肌瘤生長。

孝孫擔心嬤無法與醫護溝通  預約助聽器到府陪阿嬤過母親節

孝孫擔心嬤無法與醫護溝通 預約助聽器到府陪阿嬤過母親節

李先生的阿嬤93歲了,月前因為跌倒骨折住進安養中心,因為聽不到聲音,加上環境較吵雜,醫護人員想要詢問阿嬤哪裡不舒服都相當不便,家人想要和阿嬤聊天也都很困難。於是孝順的李先生透過上網搜尋預約了助聽器居家到府服務幫阿嬤選配了一對助聽器。

地震後頭暈、平衡困難該如何緩解? 專家解答:除了多看遠方還可以「這樣做」

地震後頭暈、平衡困難該如何緩解? 專家解答:除了多看遠方還可以「這樣做」

今(2024)年4月3日東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此後大小餘震不斷,自22日晚間至23日早晨,中央氣象署已記錄近200起餘震;今(23)日凌晨更出現2起規模6以上地震。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地震頻仍的狀況下,可能引起民眾「沒地震卻感覺四周都在晃」的錯覺。

看「運動賽事」和運動一樣健康? 研究:實際入場支持至少能獲「4大好處」

看「運動賽事」和運動一樣健康? 研究:實際入場支持至少能獲「4大好處」

運動不只用「做的」才能促進健康,光是用「看的」也能獲得益處?《Sport Management Review》刊載研究指稱,經常觀看運動賽事者的大腦結構,與較少觀看賽事者相比有些微差異:他們的主觀幸福感不僅有所提升、大腦特定區域也呈現較活躍的趨勢。

夜間運動效益比早上、下午更好? 研究:有望降低「2族群」死亡風險

夜間運動效益比早上、下午更好? 研究:有望降低「2族群」死亡風險

究竟在一天中的哪個時段運動,對身體健康的效益最大?雖尚未有一致的科學定論,但刊載於《Diabetes Care》的研究認為,糖尿病患者若能於夜間採取「中高強度運動」,相較於早晨或下午運動,能有更顯著的健康益處,包括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以及心血管或微血管事件的機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