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助聽器響應「好日子愛心大平台」 捐贈助聽器嘉惠本市弱勢聽損者

科林助聽器響應「好日子愛心大平台」 捐贈助聽器嘉惠本市弱勢聽損者

科林助聽器曾於109年及112年分別捐贈市值200萬及100萬元助聽器予新北市政府,並於111年榮獲新北企業精典獎多元服務獎,為了持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飲水思源,科林公司再次響應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捐贈市值新臺幣100萬元的助聽器,由新北市政府秘書長邱敬斌代表接受。

連微軟、亞馬遜都重視的「情商價值」是什麼?   專家教「4步驟」打造高情商職場

連微軟、亞馬遜都重視的「情商價值」是什麼? 專家教「4步驟」打造高情商職場

亞馬遜的情商團隊一開始是專案性質,如今已受到官方認可,有自己的預算案,並由理查.華擔任全球負責人。這項訓練名為EPIC領導力計畫(EPIC代表同理心〔Empathy〕、目的〔Purpose〕、啟發〔Inspiration〕與連結〔Connection〕),整個訓練以情商為焦點。

「人生很沒有意義!」  台灣兒少心理健康出大問題?  專家揭5狀況出現應及早評估

「人生很沒有意義!」 台灣兒少心理健康出大問題? 專家揭5狀況出現應及早評估

一對一情緒教練過程中發現,不少孩子從國小、國中開始補習,出現感覺「人生很沒有意義」等早期憂鬱症徵兆,而家長未必能從外表瞭解孩子真實的內心想法。長期壓力累積就有如高溫壓力鍋,一旦爆發對自身或他人所造成的傷害恐難以預估,從兒少年齡層大概區分,幼稚園孩子較容易面臨分離焦慮和交友問題,也可能在群體活動中用不適當的方式吸引注力;小學階段除了交友問題,也可能面臨無法為自己發聲或同儕霸凌困境;國中之後則以課業壓力、尋找自我學習動力等課題更常見。

年紀輕輕就開始忘東忘西?  專家警告:對「這物質」成癮  當心早發性失智症上身

年紀輕輕就開始忘東忘西? 專家警告:對「這物質」成癮 當心早發性失智症上身

隨著全球已開發國家「人口高齡化」狀況逐漸普遍,人們對於失智症已比過去有更多的認識。不過,「早發性失智症」的病因至今尚未被充分了解。該疾病發生的年齡階段約從30至64歲,相較其他類型的失智症更為「年輕化」。

主管「帶人不帶心」公司遲早完蛋!  哈佛專家:這樣做打造職場「高情商文化」

主管「帶人不帶心」公司遲早完蛋! 哈佛專家:這樣做打造職場「高情商文化」

了解別人心裡在想些什麼,是我們社交世界的一項重要技能,能讓我們的人際互動更加順暢。我們不斷推測他人的體驗,將我們的猜測迂迴地運用到互動當中。情緒同理心可說又快又有力─我們立刻感受到身邊的人是喜悅或悲傷。

連政治冷感者也遭殃!  醫揭「選舉症候群」10大徵兆:嚴重恐引起心肌病變

連政治冷感者也遭殃! 醫揭「選舉症候群」10大徵兆:嚴重恐引起心肌病變

2024年總統大選暨立委選舉如火如荼進行,相關訊息佔據了台灣人民一大部分的生活。當選舉落幕時,結果必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此時除了候選人外,民眾也容易出現生理和心理的狀況,例如焦慮、易怒、憂鬱等。亞東醫院精神科林竺君醫師提醒民眾,務必注意自己是否出現「選舉症候群」。

過年跑趴促進心理健康?  研究:「3種聚會模式」最能幫助放鬆

過年跑趴促進心理健康? 研究:「3種聚會模式」最能幫助放鬆

時至年末,不少節日如聖誕節、跨年將連袂登場。若現在正被事業或課業壓得喘不過氣,在此時與朋友聚一聚、參與社交活動,不失為一項能夠「補充能量」的絕佳做法。《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的研究指出,僅僅只是與親友聚在一起吃喝談天,就能顯著減少壓力、甚至延長壽命。

害怕社死更該主動社交?  研究:與陌生人「搭訕」可增加自信心、減少尷尬

害怕社死更該主動社交? 研究:與陌生人「搭訕」可增加自信心、減少尷尬

人類雖為「群居動物」,但亦有不少族群較為內向、高敏感,他們害怕與陌生人進行社交,也害怕自己的情緒與情感得不到回應。近期《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刊載研究卻指出,與陌生人交談不總是那麼令人恐懼,甚至能夠增強幸福感、歸屬感,幫助改善心理健康。

學習新樂器比聽音樂還抒壓?  研究曝潛在好處:「2大感官」變更敏銳

學習新樂器比聽音樂還抒壓? 研究曝潛在好處:「2大感官」變更敏銳

此前不少科學家認為,聆聽和緩的音樂類型可以放鬆身心、幫助入睡,並有助於抒解壓力。那麼「演奏樂器」對於大腦的影響又是如何?權威期刊《Nature》出版物《Scientific Reports》指出,學習演奏樂器對大腦處理視覺、聲音的能力有積極影響,甚至能幫助改善憂鬱情緒。

什麼是「高敏感人格」? 心理師「1概念」釐清:用對地方像獲得「超能力」

什麼是「高敏感人格」? 心理師「1概念」釐清:用對地方像獲得「超能力」

近期社群對於「高敏感人格」(HSP)的討論熱烈,不少民眾對於該人格呈現的特質有所共鳴。新竹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現任覓汨心理治療所心理師林肇賢臨床心理師指出,事實上高敏感人格並非嶄新的概念,早在1940年,德國心理學家艾森克(Hans Jürgen Eysenck)已簡單地將人類的性格分為「內向人格」與「外向人格」,其中內向人格即有諸多特質與高敏感人格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