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發生燒燙傷時你應該知道的應急策略

發生「燒燙傷」怎麼辦? 水泡可以弄破嗎? 用優碘消毒竟是錯的?

燒燙傷是國人最常面臨的外傷事件,除了瞭解燒燙傷的正確處置,也要避免增加傷口感染的「ng行為」。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羅陽醫師指出,處理燒燙傷的基本原則為「沖、脫、泡、蓋、送」。受傷後的第一步,先以流動自來水「沖」洗,至少15至30分鐘,可降低發炎反應。燒燙傷部位被衣物覆蓋住時,可沖洗傷口15至30分鐘再「脫」除衣物,並繼續沖洗傷口20至30分鐘。

閱讀更多 »
成年人應施打這些疫苗增加防護力

打新冠疫苗還不夠!醫師建議成年人 應施打「這些疫苗」增加防護力

普遍成年人皆認為自己曾施打過疫苗,保護力充足,無意間感染也不會太嚴重,仍可在身體康健的狀況下良好復原。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古君揚醫師提醒,從出生到年老在面臨不同的感染風險下,沒有哪一類年齡族群可以置身事外,為預防傳染病之傳播及併發症,疫苗接種是不可或缺的,但有關成年人的疫苗注射卻時常被忽略,建議成年人仍應該在合適的時間點施打相關的疫苗,補足身體免疫力。

閱讀更多 »
施打新冠疫苗有哪些副作用,發生哪些症狀應該盡快就醫

打新冠疫苗擔心血栓 可以先吃阿斯匹靈? 打疫苗前要不要健康檢查?

台灣新冠疫苗陸續到貨,施打覆蓋率預計逐步增加,但仍有不少民眾擔憂接種疫苗可能有未知後遺症。亞東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翁資閔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指出,現在國內3種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的AZ疫苗、mRNA的莫德納及BNT疫苗、蛋白質次單元的高端疫苗,施打後主要副作用差異不大,但若症狀持續2-3天以上,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
施打hpv疫苗有助遠離癌症威脅

子宮頸癌長年「霸榜」! 除了施打HPV疫苗 女性需注意「這3件事」 獲得完整保護

子宮頸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第9位及死亡率第8位,嚴重威脅婦女的健康,為防治子宮頸癌的發生,政府自民國84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讓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下降達7成,但每年仍有約600多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及1,400多名子宮頸癌新診斷個案。慢性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要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除安全性行為及定期接受抹片篩檢外,接種HPV疫苗亦能有效預防7成以上的子宮頸癌,降低子宮頸癌對婦女健康的威脅。

閱讀更多 »
適度八卦能促進社交聯繫

和朋友「大聊是非」感情更緊密! 研究:適度八卦能促進社交聯繫

台灣的八卦文化大多從新聞媒體產出,許多明星私下的行為、婚姻常被拿來大作文章,也時常成為街頭巷尾茶餘飯後的話題。有些人認為八卦行為很不道德,未經別人同意就在背後閒言閒語,或是過度關注他人私生活,都是令人不齒的行為。若是嚴重影響他人的日常生活,八卦行為的確不值得鼓勵;但根據美國研究,其實適度八卦可以促進社交聯繫,還可以透過他人的經驗更加了解這個世界!

閱讀更多 »
社交行為有助降低癮頭

防疫期間染上「不良嗜好」 解封後卻無法戒掉? 研究:社交行為有助降低癮頭

社交行為對人類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隨著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使社交行為瞬間變了調:有些人得不到原有的醫療資源與社會救助、有些人得面臨失去至親的痛苦。沒有了人與人間的羈絆,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暴增,各地酗酒、吸毒率飆高,人們沒有了依靠,似乎就只能靠不良嗜好排遣孤獨。如果你在先前三級警戒的時候,因無法戒除不良嗜好而痛苦萬分,請趕緊利用解封期間和久違的朋友和家人聯絡,或許能降低你的癮頭!

閱讀更多 »
新冠疫苗跟你想的不一樣

新冠疫苗跟你想的不一樣? 青少年打BNT出現「心肌炎」? AZ血栓風險比抽菸還低?

在等待疫苗期間,許多人對於莫德納(Moderna)和BNT(BioNTech)疫苗抱持較高的信任度,認為其安全性與有效性較佳;AZ疫苗則被認為「保護力不佳」,副作用也比其他兩者嚴重,因此有不少民眾在預約疫苗時只勾選前二者,寧願花較長的時間等待最理想的疫苗。但是,mRNA疫苗就完全沒有副作用風險嗎?關於新冠疫苗的各種現象應該如何解讀?

閱讀更多 »
居家隔離後遺症該如何化解

家長每天吵、小孩每天鬧! 居家隔離「後遺症」該如何化解? 心理師傳授5招壓力退散

先前三級警戒期間,居家防疫和遠端上班上課,幾乎徹底改變某些人的生活模式。其中變化最微妙,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突然變得「異常親密」。另外,原先有憂鬱問題的人,疫情前本可躲在自己的舒適圈略作喘息,現在因為社交空間限縮,與家人長時間相處簡直「無處可躲」,甚至因而被家人數落時間變長,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這時候就醫回診,還可能被認為浪費醫療資源……憂鬱族群面臨的困境,以及「後疫情時代」造成的全民憂慮現象如何排解?林仁廷心理師認為,掌握生活的第一原則,適時尋求放鬆都能有所幫助。

閱讀更多 »
性愛等同運動能減肥嗎

「性愛自修室」必讀! 性愛等同運動能減肥? 每週床戰對身體「大有好處」?

毫無疑問,若是將「性愛」視為一種「運動方式」,那大概是全世界最使人歡愉的運動項目之一。與伴侶的每一次性愛確實能燃燒一定程度的卡路里,但「人與人間的連結」是否能夠取代重量訓練、有氧運動等等鍛鍊方式?加拿大魁北克大學(Universitédu Québec)蒙特婁分校的研究告訴你,如果你把性愛當成一種運動方法,成效可能不如想像來得好。

閱讀更多 »
每天有氧運動20分鐘助青少年腦震盪加速恢復

研究:每天有氧運動20分鐘 助青少年腦震盪加速恢復

腦震盪症狀輕重差異極大,從輕度的頭痛、頭暈、噁心,到重度失憶、昏迷,甚至可能引發續發性變化如腦出血、蜘蛛網膜下出血,硬膜上下出血等。一般情形下,腦震盪病人會被建議停止活動,專心休養並觀察身體變化。同時也減少大腦進行認知與運動,避免誘發症狀的可能。有氧運動是否對較年輕的腦震盪患者有正面幫助?近日發表於《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期刊的新研究則認為,在運動環境下發生腦震盪青少年,腦震盪症狀最早期的10天內如果進行有氧運動訓練,可能有助加快恢復,而腦震盪症狀的持續風險也能降低48%。

閱讀更多 »
麻醉科醫師揭麻醉不可預知風險

深度麻醉後 大腦完全恢復至少3小時? 麻醉科醫師揭「不可預知風險」

做為一個現代的麻醉醫師,在面對各種突發狀況及挑戰時,確保病人的手術安全絕對是義不容辭的事。我始終堅信,只要充份了解病人的狀況並且配合手術的需要,事先擬妥周詳的麻醉計畫,就能提供病人一個安全的麻醉過程。雖然在整個手術中,麻醉醫師向來就只是一個幕後英雄,但是,促成手術的成功既是我們最大的責任,自然也可透過這個結果,分享到成功的喜悅。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