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狀疱疹比「分娩」更痛 醫揭「6大族群」最危險:採取預防措施才是遠離皮蛇關鍵
帶狀疱疹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起,美國數據統計,40歲以上成人高達99.5%感染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根據統計,台灣人約每3個人就有1人終生可能罹患至少一次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高盛行率及可能伴隨而來的疹後神經痛,是台灣民眾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憂。
帶狀疱疹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起,美國數據統計,40歲以上成人高達99.5%感染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根據統計,台灣人約每3個人就有1人終生可能罹患至少一次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高盛行率及可能伴隨而來的疹後神經痛,是台灣民眾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憂。
腦中風新藥傳出研究疑似造假,引發科學界及國際食藥機關關注。國際重要科學期刊《Science》收獲匿名舉報,指稱南加大神經遺傳研究所主任Berislav Zlokovic的腦中風新藥「3K3A-APC」第三期臨床試驗的臨床前研究數據可能為造假資料,以及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被過度解讀。
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為111年台灣第二大死因;事實上不僅肥胖、高血壓和膽固醇水平升高等會導致心臟病發生,「工作壓力」的無形增加,可能也是引起心臟病發的一大元凶。研究發現,長期職場上的壓力積累,最終可能導致心臟病患病風險暴增1倍之多。
常聽到加班會導致「爆肝」的說法,但實際上加班、輪班或夜班等影響晝夜節律的工作方式,比起爆肝恐怕更加「燒腦」!近期刊載於《PLOS ONE》的研究指出,上晚班、大夜班者或需要輪班的勞工,比起上日班者更可能出現「認知障礙」風險。
失眠已然成為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患有睡眠障礙問題者,夜裡易出現難以入眠、白天沒精神的狀況,造成身體不適、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下降,甚至憂鬱與焦慮等問題。不少人甚至為此依賴助眠藥品,但卻又得面臨上癮、沒辦法停藥等窘境。另外,安眠藥物的機轉作用等於讓大腦「強制關機」,不僅對於深層睡眠品質的提升幫助有限,更不會重新啟動身體的「自我修復」功能。更重要的是,特定藥物並不適合肝功能不佳者、孕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等族群 。刊載於《神經科學》(Neuroscience) 的動物試驗證實,番紅花萃取物中的「番紅花酸」(trans-crocetin)物質,能夠抑制大鼠大腦中的「麩胺酸」(為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神經傳遞物質)傳遞,幫助放鬆神經,從而達到提升睡眠和組織修復的效果。
疲勞駕駛對其他用路人造成的危害,事實上竟不亞於酒駕?近期發表於《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的研究表明,前一天晚上僅僅少睡1小時,發生車禍的風險就會增加;僅睡4-5小時更會導致車禍風險提升1倍,相當於酒測值0.05的駕駛者在路上開車。
現代人飲食營養不均,長期攝取「高熱量」的飲食內容,更可能影響細菌與腸道之間的平衡。腎臟科王介立醫師在社群發文指出,根據權威期刊《Science》的綜論文章,彙整至今為止關於細菌與腸道之間的已知事實 ,也點出高熱量飲食破壞腸道健康的三大面向問題。
隨著跑步運動的興盛,一般民眾對於跑步鞋的性能與要求也逐漸增加。近年各各大鞋廠製造的跑步鞋,鞋底主打「碳纖維板」材質,聲稱其能增加地面的反彈力道,讓跑者產生猶如「貼地飛行」的感受;且自從知名馬拉松跑者Eliud Kipchoge首次嘗試以碳板跑鞋作為比賽用鞋、並打破大會紀錄以來,碳板跑鞋正逐漸成為專業跑者與運動愛好者的心頭好。
隨著跑步運動的興盛,一般民眾對於跑步鞋的性能與要求也逐漸增加。近年各各大鞋廠製造的跑步鞋,鞋底主打「碳纖維板」材質,聲稱其能增加地面的反彈力道,讓跑者產生猶如「貼地飛行」的感受;且自從知名馬拉松跑者Eliud Kipchoge首次嘗試以碳板跑鞋作為比賽用鞋、並打破大會紀錄以來,碳板跑鞋正逐漸成為專業跑者與運動愛好者的心頭好。
近期導致全球陷入缺蛋潮的「禽流感」,恐將跟隨新冠肺炎與猴痘病毒的腳步,在人類世界掀起另一波疫情大流行?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示警,目前禽流感已在哺乳動物界開始傳播,如西班牙的貂屬動物、蘇格蘭的海豹、南美洲的海獅與海豚,皆發現因感染「H5N1」禽流感而導致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