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必破滅?  34%結婚撐不到5年!  離婚對身心健康正反面影響一次看懂

童話必破滅? 34%結婚撐不到5年! 離婚對身心健康正反面影響一次看懂

各界名人離異事件頻傳,傳統的穩定婚姻與家庭觀,隨社會型態與性別觀念演變,夫妻、伴侶走向離婚愈來愈常見。據內政部統計,臺灣近9年(102-110年)結婚未滿5年即離婚的比例已超過30%且有逐年升高態勢。

愛講「諧音哽」竟可促進人際關係?  專家:冷笑話助心靈成長、對尷尬免疫

愛講「諧音哽」竟可促進人際關係? 專家:冷笑話助心靈成長、對尷尬免疫

別再將喜歡說冷笑話、諧音笑話的親友視為「氣氛破壞者」!事實上冷笑話的魅力少有人能抗拒,甚至能使聆聽笑話者成為「更好的人」?專家指出,「老爹笑話」(Dad Jokes)有助於提升孩童的人際互動能力、並在潛意識中教導孩童如何應對尷尬。

常「愛愛」可以預防失智?  研究:每週「至少做一次」有助提升認知功能

常「愛愛」可以預防失智? 研究:每週「至少做一次」有助提升認知功能

不少研究認為,適度的性行為有助於人體分泌催產素、腦內啡與血清素等荷爾蒙,達到更好的心理健康。如今《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刊載文獻更表明,進行性活動與體驗性快感,可能會對老年人的認知功能產生重大影響;而解決「性健康」問題,可能是促進晚年認知健康的關鍵因素。

「暴飲暴食」滑社群有損心理健康!  研究:IG、抖音用太久易導致憂鬱症

「暴飲暴食」滑社群有損心理健康! 研究:IG、抖音用太久易導致憂鬱症

不少年輕族群下班或放學後,就此徜徉在社群媒體的世界中,智慧型手機不曾離身。這種被動接觸大量資訊的狀態,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研究表明,毫無節制地瀏覽社群內容,與焦慮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患病率增加有關。

6種「交往地雷」絕對別踩:曖昧期讓對方直接冷掉!  太黏人、私生活混亂都上榜

6種「交往地雷」絕對別踩:曖昧期讓對方直接冷掉! 太黏人、私生活混亂都上榜

想要成為異性眼中的完美對象,首先得避免成為曖昧關係的「破壞者」?根據《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期刊刊載研究指出,6種使異性厭惡的性格:外表令人厭惡或行為粗俗(gross)、對感情過於入迷(Addicted)、過於依賴對方(clingy)、私生活混亂或濫交(promiscuous)、冷漠(apathetic)和沒有上進心(unmotivated),最容易破壞與異性之間的關係。

明明有曖昧卻不想在一起?  專家:不一定是遇到渣男! 5行為恐是「承諾恐懼症」跡象

明明有曖昧卻不想在一起? 專家:不一定是遇到渣男! 5行為恐是「承諾恐懼症」跡象

與仰慕已久的曖昧對象相處融洽、互動良好,但每每提到是否該進入承諾關係時,對方卻顯露不耐、恐懼、甚至害怕等負面情緒。這是否為遇到「渣男」或「渣女」的跡象?或許曖昧對象患有「承諾恐懼症」(Gamophobia),因過往創傷而無法投入一段浪漫關係。

情人節「太想脫單」恐爆身心疾病! 醫:「4大族群」請先好好愛自己

情人節「太想脫單」恐爆身心疾病! 醫:「4大族群」請先好好愛自己

2月14日適逢西洋情人節,不少伴侶藉由佳節氣氛互相交換禮物、聚會慶祝。不過,因感情問題而求診的人亦不在少數,多因自身情緒或維繫情感關係所產生困擾、壓力,導致「情緒障礙」而求助於身心門診。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身心科醫師陳怡如醫師表示,在過往諮商與治療過的個案中,特別在節日前後因感情問題求診,主要可歸類4大族群。

情人節前後「身心科」看診暴增?  醫師:太想脫單壓力、憂鬱齊上身

情人節前後「身心科」看診暴增? 醫師:太想脫單壓力、憂鬱齊上身

農曆年過後,緊接著就是214西洋情人節,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身心科醫師陳怡如表示,因感情問題的求診者不在少數,多因自身情緒或維繫情感關係所產生困擾、壓力等,導致出現情緒障礙而求助於身心門診。陳怡如醫師表示,在過往諮商與治療過的個案中,特別在節日前後,因感情問題求診,主要可歸類四大族群:一是想脫單卻長期單身者。二是因迷戀而過分放大對方優點者、三是夫妻長期不合導致感情觸礁、四是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