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疲倦到連登階都困難  一檢查竟是「急性血癌」! 醫示警:合併「6大徵兆」快就醫

她疲倦到連登階都困難 一檢查竟是「急性血癌」! 醫示警:合併「6大徵兆」快就醫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在我國2021年男女癌症死亡排行中排名第十,為一種高致命性、低存活率的血癌。初期症狀不典型,但病程發展卻異常快速,數週就可能造成生命威脅。其好發於兒童患者,但相較於癌童有高達85%以上的治癒率,成人患者因治療難度較高,復發風險高達7成。

氣溫驟降誘發氣喘、COPD症狀惡化!  吸入劑藥品作用、種類大不同:保存錯誤恐「誤判劑量」

氣溫驟降誘發氣喘、COPD症狀惡化! 吸入劑藥品作用、種類大不同:保存錯誤恐「誤判劑量」

近期東北季風增強,氣溫明顯轉為溼冷,更易增加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發作風險。根據國健署資料指出,氣喘是指受到過敏原或刺激物刺激後,支氣管產生慢性發炎的情形, 而COPD是一種因為慢性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疾病。

確診後喘不過氣是肺功能下降?  3症狀當心是「致命」肺阻塞徵兆

確診後喘不過氣是肺功能下降? 3症狀當心是「致命」肺阻塞徵兆

確診後老是喘不過氣,不少民眾擔心是肺功能下降或長新冠後遺症。然而,一旦「咳、痰、喘」症狀連續出現三周以上,且本身具有長期抽菸史,更要注意是「肺阻塞」(COPD)正在惡化的警訊!肺阻塞不只是全球第三大死因,更長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當「咳、痰、喘」持續達三周以上,應儘快前往胸腔內科就醫,高危險族群更建議每年定期接受肺功能檢查。

確診後容易喘、走不遠!  「心肺功能」受影響?  醫教2招自我檢測

確診後容易喘、走不遠! 「心肺功能」受影響? 醫教2招自我檢測

Omicron大流行,與Delta相比侵犯肺部比例較低?古世基醫師指出,Omicron的確以上呼吸道症狀較明顯,染疫後容易出現類似嚴重感冒症狀,如鼻塞、流鼻水、咳嗽,但並不是沒有侵犯下呼吸道的個案,只是比例相對去年Delta疫情大幅減少。疫苗的保護效果也可能是影響Omicron較少侵犯下呼吸道的原因。

早、中、晚何時運動效果最好?  健身效果不如預期如何突破?

早、中、晚何時運動效果最好? 健身效果不如預期如何突破?

早上、下午、晚上的健身效果有差異嗎?什麼時段訓練最好?恆新復健科診所史考特醫師(王思恆)表示,有極少量研究宣稱,下午時進行重量訓練有較好的增肌效果。身體一整天體能表現最佳的時間,約在午餐後2-3小時之間。也有調查發現,游泳、舉重等項目的世界紀錄都在傍晚時段創下,可能與人體下午的體能狀態有關。

別只練肌肉忽略「心肺耐力」!  恐增失智與憂鬱風險  2分鐘用AI自測心肺好壞

別只練肌肉忽略「心肺耐力」! 恐增失智與憂鬱風險 2分鐘用AI自測心肺好壞

最新統計顯示,台灣十大死因中,有四項與心肺功能相關。各年齡層輕忽心肺耐力的原因不盡相同。年輕族群或因重訓風氣興盛,追求鍛鍊肌肉而較少心肺訓練。對銀髮族年長者而言,則可能缺乏心肺耐力檢測工具,再加上疫情期間減少活動,導致心肺耐力下降,增加失能與其他共病危機。事實上,心肺耐力是重要的體適能指標,與身體攝氧能力有關,影響呼吸、心臟、循環、肌肉等系統。成功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副教授蔡美玲指出,心肺耐力會影響血液中的氧氣供應,容易造成骨鬆、憂鬱、失智、失能等風險。

像24小時都在吸馬路廢氣!  肺阻塞年奪300萬命  「咳痰喘」3周沒好快就醫

像24小時都在吸馬路廢氣! 肺阻塞年奪300萬命 「咳痰喘」3周沒好快就醫

常常覺得咳、痰、喘,戴口罩比別人更容易頭暈?一旦狀況持續三周以上,加上又有抽菸習慣,小心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警訊。國民健康署指出,簡稱「肺阻塞」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疾病。由於氣體無法通暢進出呼吸道、肺部氣體交換功能受損,會引起「咳、痰、喘」等症狀。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健鶴醫師提醒,肺阻塞早期症狀不明顯,暴露於菸害、廢氣、空污、粉塵等危險因子應格外提高警覺。

骨鬆死亡率「等同癌症」?  咖啡喝太多會使骨質流失?  醫師曝正確方法評估骨骼健康

骨鬆死亡率「等同癌症」? 咖啡喝太多會使骨質流失? 醫師曝正確方法評估骨骼健康

若常聽到家中長輩表示自己「身高變矮」、開始有駝背現象,可別以為是因為身體自然衰老所導致;事實上,這很有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前兆。骨質疏鬆看似問題不大,但若不及時介入治療,很有可能導致患者在一年內就失去寶貴生命。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哲瑋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常被稱作「隱形殺手」,除非合併壓迫性骨折、髖關節骨折等情況,否則患者將不會有任何症狀產生,只能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檢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