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襲卻頻盜汗、熱潮紅?  合併10大症狀恐為「神經內分泌腫瘤」警訊

寒流來襲卻頻盜汗、熱潮紅? 合併10大症狀恐為「神經內分泌腫瘤」警訊

寒流來襲,但熱潮紅、盜汗狀況不減反增,合併腹瀉、咳嗽、不斷有飢餓感等症狀持續數月,竟可能是「癌症」發生的警訊?姜乃榕醫師指出,神經內分泌腫瘤肇因為「神經內分泌細胞」過量分泌荷爾蒙導致的惡性腫瘤。據統計,台灣約有1,219個新發案例,有研究顯示近20年確診人數快速成長約13倍。

反覆結石住院竟是膽管癌!  醫揭膽管癌十大元兇:喝1飲料風險暴增1.8倍

反覆結石住院竟是膽管癌! 醫揭膽管癌十大元兇:喝1飲料風險暴增1.8倍

膽管癌是發生於肝臟內的癌症,雖然發生率較肝癌為低,但近年來人數呈現逐漸上升趨勢。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發文表示,膽管有如一條一條的小血管分佈在肝臟中,眾多小膽管匯集成較粗的膽管,肝臟右葉、左葉各有一條「肝內膽管」,其下緣合併為「總膽管」約7-10公分長,下端進入胰臟後再與胰管合併通向十二指腸,在十二指腸的開口則稱為「壺腹」。

B肝轉癌症風險高達4成! 「這年份」以前出生最危險:每天15人肝癌死亡

B肝轉癌症風險高達4成! 「這年份」以前出生最危險:每天15人肝癌死亡

癌症常居國人「十大死因」榜單,民眾往往聞癌色變;其中「肝癌」更是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第2位。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C型肝炎,B肝帶原者若持續性肝炎發作,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民眾若「只知保養,卻不知要追蹤」,當心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拒當「肝苦人」!  百人健檢逾6成患「脂肪肝」  醫籲遵守「四不一多」原則

拒當「肝苦人」! 百人健檢逾6成患「脂肪肝」 醫籲遵守「四不一多」原則

現代人的肝病問題日益嚴重,「肝苦人」的辛酸沒人知,就怕自己不知!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胃腸肝膽科李政祺醫師表示,在一次195位民眾腹部超音波檢查中,發現肝臟有異常者竟高達77.9%,其中91位有脂肪肝現象。李政祺提醒,若脂肪肝轉為「脂肪肝炎」,未及時治療恐會演變成「肝硬化」,最終甚至有罹患「肝癌」的風險。

大吃大喝比加班更「爆肝」?  醫師曝「代謝性肝炎」恐為未來趨勢

大吃大喝比加班更「爆肝」? 醫師曝「代謝性肝炎」恐為未來趨勢

肝臟為人體重要器官之一,內分泌、解毒、免疫力均與肝臟習習相關。由於肝臟出問題時,常常會因症狀輕微而被忽略。依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1萬3 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與肝癌,顯示肝病確實為國人常見的健康問題。

肝癌治不好恐如「爆米花」不斷復發?  七旬翁勇敢抗癌20年還抱孫

肝癌治不好恐如「爆米花」不斷復發? 七旬翁勇敢抗癌20年還抱孫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每年約有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與肝癌。據了解,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是B肝帶原者、20%為C肝感染者。B肝帶原者的肝炎若持續發作,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大幅增加肝癌發生率。國健署更指出 ,肝癌手術切除後,5年內有大約一半的患者會復發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與B肝炎相關的肝癌患者,其術後復發率與血液中的B肝病毒數量呈正相關,病毒數量愈高、術後肝癌復發機會愈大。因此,如何降低肝癌術後的復發率,是一項重要的臨床議題。

15歲就可能得睪丸癌?  曾有這種「蛋蛋問題」風險高10倍?  醫師:「自摸」發現硬塊要小心

15歲就可能得睪丸癌? 曾有這種「蛋蛋問題」風險高10倍? 醫師:「自摸」發現硬塊要小心

睪丸摸到硬硬的,年輕男性要小心可能是睪丸癌?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林鉅棟醫師表示,睪丸癌好發於15-35歲的年輕男性,主要風險因素之一是男性年幼時曾罹患「隱睪症」,這是指睪丸沒有下降到陰囊處而存於腹腔當中,後續引起癌症的機率可能是常人10倍以上。另外,外傷、感染等,也可能是睪丸癌的原因。林鉅棟醫師表示,睪丸癌通常比較不會表現睪丸疼痛等明顯症狀,可能的徵兆為陰囊腫脹、腫大,以及鼠蹊部不適。由於症狀無明顯痛感,大多是洗澡或性行為時發現有明顯硬塊,檢查後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