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王妃42歲驚傳罹癌! 「90後」將迎來癌症年輕化? 重症醫勸:遠離「6大風險因子」

凱特王妃42歲驚傳罹癌! 「90後」將迎來癌症年輕化? 重症醫勸:遠離「6大風險因子」

英國王儲妃凱薩琳(HRH Catherine, Princess of Wales, 又稱凱特王妃)於今年3月23日在社群平台宣布罹癌,且目前正接受輔助化療,消息一出引發各界關注。不少民眾對年僅42歲的凱特王妃罹癌感到惋惜,事實上全球中壯年人口的罹癌風險正在增加?未來年輕族群的罹癌事件將不再罕見?

她疲倦到連登階都困難  一檢查竟是「急性血癌」! 醫示警:合併「6大徵兆」快就醫

她疲倦到連登階都困難 一檢查竟是「急性血癌」! 醫示警:合併「6大徵兆」快就醫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在我國2021年男女癌症死亡排行中排名第十,為一種高致命性、低存活率的血癌。初期症狀不典型,但病程發展卻異常快速,數週就可能造成生命威脅。其好發於兒童患者,但相較於癌童有高達85%以上的治癒率,成人患者因治療難度較高,復發風險高達7成。

患病率比「被雷打到」機率還低!  弱勢癌「華氏巨球蛋白血症」迎曙光:健保支持新一代藥物

患病率比「被雷打到」機率還低! 弱勢癌「華氏巨球蛋白血症」迎曙光:健保支持新一代藥物

華氏巨球蛋白血症是淋巴瘤中極少見的一種惡性分型。由於罹病者人數稀少且治療選擇相當有限,形容華氏巨球蛋白血症為「弱勢癌」也不為過。直到今年 12月,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 BTK抑制劑 (BTKi) 正式納入健保給付,終於讓患者和家屬看到一絲曙光。

3大關節疾病都可能釀成「慢性疼痛」?  疼痛科醫驚曝:不動刀也有機會痊癒

3大關節疾病都可能釀成「慢性疼痛」? 疼痛科醫驚曝:不動刀也有機會痊癒

「退化性關節炎」是長者族群最為普遍的關節疾病之一。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一定要開刀嗎?有哪些嶄新的治療可供選擇?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疼痛治療中心黃鈺涵醫師受訪指出,退化性關節炎分為四期,若病程進展至第三、四期,可能需要置換人工關節,因此及早接受治療,對提升患者行動力至關重要。

孕期施打類固醇「短多長空」?  研究:憂增加新生兒肺炎、敗血症風險

孕期施打類固醇「短多長空」? 研究:憂增加新生兒肺炎、敗血症風險

類固醇具有強效「抗發炎」作用,然而,在特定族群如有早產跡象的孕婦身上,短期施打類固醇是否對新生兒造成其他健康影響?研究發現孕期施打類固醇恐增加子女出生第一年內發生住院嚴重感染風險如敗血症、肺炎與急性腸胃炎風險升高1.22至1.52倍。

細胞治療終落地:CAR-T細胞免疫治療獲健保給付  點燃血癌及淋巴癌新生機

細胞治療終落地:CAR-T細胞免疫治療獲健保給付 點燃血癌及淋巴癌新生機

白血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為國人男、女性癌症致死排行第九及第十名,根據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白血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合計造成超過2500位患者死亡 。雖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及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在前線治療有極佳預後,但仍有1-2成的兒童(ALL)以及高達5成的成人患者(DLBCL)復發。

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選擇較少? 「這基因」出現變異恐錯失救命時機

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選擇較少? 「這基因」出現變異恐錯失救命時機

若罹患罕見的「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不僅第一線治療選擇較少;若有先天基因染色體缺陷,高風險族群更可能錯失關鍵救命時機?所幸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首納健保,有效延長存活期,對於白血病患者而言可謂如虎添翼。

喝零卡可樂竟有致癌風險?  專家警告:人工代糖「阿斯巴甜」恐還有2大危害

喝零卡可樂竟有致癌風險? 專家警告:人工代糖「阿斯巴甜」恐還有2大危害

就連喝「無糖可樂」,都可能對人體有害?世衛組織(WHO)旗下癌症部門「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近期宣布,人工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可能會被列為潛在的致癌物質,與手機輻射、疱菜、殺蟲劑、汽油等同樣列為「2B類致癌物」。

帶狀疱疹發作比「生小孩」還痛?  醫呼籲:10風險族群不想「討皮痛」快打疫苗!

帶狀疱疹發作比「生小孩」還痛? 醫呼籲:10風險族群不想「討皮痛」快打疫苗!

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發的疾病,50歲以上成人約99.5%感染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根據疾管署數據,台灣人中約每3個人就有1人終生可能罹患至少一次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盛行率之高是台灣國人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憂。

幹細胞移植治癒HIV!有血癌或嚴重血液疾病才適合?未來曙光在2關鍵

幹細胞移植治癒HIV!有血癌或嚴重血液疾病才適合?未來曙光在2關鍵

近期國際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正式發表第三例經由幹細胞移植,成功治癒愛滋病與白血病的「杜塞道夫病人」的男性病例報告。對此,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王錦鈿受訪表示,隨著病毒研究與藥物發展,現今HIV感染者絕大多數可透過用藥穩定控制,幹細胞移植除了具有一定條件限制,更需面臨移植後的排斥與感染風險,並非普遍適用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