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外電編譯
食用過多的「超加工食品」,不僅可能導致肥胖與慢性病,甚至影響腦部、導致「認知下降」?先前研究表明,過量的加工食品與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高死亡率之間存在聯繫;如今《Neurology》研究更指稱,超加工食品的攝取與癡呆症、認知功能下降顯著有關。
吃「超加工食品」使認知下降? 研究:多攝取一成風險增25%
來自中國天津醫科大學的團隊,從英國生物庫(UK Biobank)中擷取72,083
名受試者的健康數據,該族群平均年齡為61.6歲左右,且研究開始前並無癡呆症病史。在超過10年的隨訪中,518名受試者罹患癡呆症、287人罹患阿茲海默症,119人罹患血管性癡呆,而112人癡呆症原因不明。
研究人員以受試者攝取的超加工食品總量,將其分為4組:最低、次低、高、最高。平均而言,超加工食品分別佔最低、最高組日常飲食的9%與28%;研究結論表明,超加工食品攝取若增加10%、患上任何形式癡呆症的機率將增加25%,顯現其確實會影響腦部健康、並造成認知功能下降。
年輕人也遭殃? 超加工食品吃多影響腦部發展
來自巴西的成人健康縱向研究 (ELSA-Brasil)
,則進一步針對35歲以上的年輕族群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超加工食品攝入量越高,執行能力與認知功能的下降速度越快。與攝取較少超加工食品者相比,每天從超加工食品中攝取超過
20%卡路里的受試者,認知能力與執行功能的下降速度,分別快了28%、 25%。
研究作者表示,在過去30年中,全球超加工食品消費量逐漸增長,其被認為會誘發全身發炎和氧化應激,並與多種疾病有關,例如肥胖、心血管疾病與癌症。而超加工食品亦可能為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因素之一。
超加工食品與加工食品怎麼分? 哈佛呼籲:「6種食物」要少碰
至於超加工食物與一般常見的「加工食品」有何區別?哈佛大學醫學院出版物《哈佛健康出版社》表示,加工流程會改變食物的自然狀態,基本上透過添加鹽、油、糖或其他物質而製成,如魚罐頭、蔬菜罐頭、新鮮麵包等。大多數加工食品含有兩種或三種成分。
而超加工食物則可能添加了更多成分,例如糖、鹽、油類或防腐劑。超加工食品主要由從食品中提取的物質製成,例如澱粉、添加糖和氫化脂肪。其可能還含有添加劑,如人造色素、香料或穩定劑。如冷凍食品、無酒精飲料、熱狗、速食、包裝餅乾、蛋糕等皆屬此類。
《哈佛健康出版社》建議民眾,日常飲食中盡量選擇未加工或最低限度加工的「原型食物」,包括紅蘿蔔、蘋果、生雞肉、甜瓜與未經處理的無鹽堅果等等。其能保存完整的營養素,透過乾燥、壓碎、烘烤、煮沸、冷凍或殺菌等烹調方式保存食物的營養成分,並使其適合儲存和安全食用。
哈佛健康出版社指出,超加工食品為美國人攝取卡路里的主要來源(約58%),且占據每日糖分攝取量的90%。因此,呼籲民眾應重新審視平時的飲食習慣,是否攝取過量的加工食品,建議逐漸以原型食物做取代,有助避免心血管疾病、癌症,甚至認知功能下降等問題。
資料來源:
More Evidence Ultraprocessed Foods Detrimental for the Brain
What are ultra-processed foods and are they bad for our health?
Associa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With Risk of Dementia
延伸閱讀:
高「鹽」質害人不淺! 研究:平時習慣吃重鹹 「早死」機率增28%
不胖、不吃甜食也會得糖尿病? 醫師:食量大體重卻「不增反減」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