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量過高恐傷肌肉、心血管? 醫親揭訓練秘訣:用「1公式」秒算最大心率

慢跑量過高恐傷肌肉、心血管? 醫親揭訓練秘訣:用「1公式」秒算最大心率

隨著運動風氣逐漸盛行,門檻相對較低、無須準備過多器材的「跑步」運動成為不少民眾的心頭好。不過,跑步並不是跑得越遠、越久就越健康,訓練過度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表示,若想得知自己的訓練計畫是否達標,可先了解「最大心率」數值後再隨之調整。

林美秀自曝罹「後天性血友病」! 醫提醒:貧血、瘀青好不了快就醫

林美秀自曝罹「後天性血友病」! 醫提醒:貧血、瘀青好不了快就醫

知名藝人林美秀近日因籌備新專輯,身體狀況不如預期、甚至被診斷出「後天性血友病」(Acquired hemophilia),血紅素更一度降到2 g/dl,遠低於正常值的12 g/dl;再加上其自曝曾接受「瘦瘦筆」(類腸泌素針劑)治療,引發各界對此次事件的重視。

工作總是很累竟是「缺鎂」害的? 營養師勸上班族:快補充這6種食物

工作總是很累竟是「缺鎂」害的? 營養師勸上班族:快補充這6種食物

據調查,鎂為國人普遍攝取不足的礦物質,多數民眾以為缺鎂後果至多只會影響睡眠,但其實鎂參與身體相當多的機轉,如血糖、神經系統、骨骼、肌肉組織等功能;更有諸多研究顯示,缺鎂後果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經痛、憂鬱症、氣喘等罹患率上升有關,因此專家總強調補充足量鎂離子的重要性。

頭暈、胸悶以為是小感冒  她一量血壓竟「衝破200」! 醫揭:早晚溫差大更危險

頭暈、胸悶以為是小感冒 她一量血壓竟「衝破200」! 醫揭:早晚溫差大更危險

近日適逢春夏交替,早晚氣溫的巨幅變化可能是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近期收治一名80歲女性患者,因氣溫變化劇烈而出現頭暈、胸悶、肩頸僵硬痠痛、容易疲倦等症狀。平時身體硬朗的她誤以為是小感冒,豈料就診服藥後症狀未見改善。

夏天潛水完疲累感不減反增?  醫示警:合併紅疹、關節疼痛恐為「潛水夫病」徵兆

夏天潛水完疲累感不減反增? 醫示警:合併紅疹、關節疼痛恐為「潛水夫病」徵兆

夏季腳步將近,除了游泳消暑外,近年廣受歡迎的「潛水」活動,亦為不少年輕族群的消遣首選。不過,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李祥安醫師提醒,若上岸後感到異常不適,甚至出現皮膚紅疹、發癢等症狀,要當心可能是「潛水夫病」的徵兆!

長輩按時服藥仍出意外,竟與「藥物副作用」有關? 藥師揭最棘手「8大狀況」

長輩按時服藥仍出意外,竟與「藥物副作用」有關? 藥師揭最棘手「8大狀況」

在家照顧長輩出現意外狀況,竟可能與其服用的「藥物」有關?「長生不老藥師姬.游佩雯藥師」於社群貼文表示,民眾或照護員在照顧長輩時,往往容易遇到多種突發狀況,如頭暈昏倒、突發性胸悶、甚至一覺不醒等;即便有監督長者按時服藥,意外仍在轉瞬發生。

夏天還沒到就有中暑危險? 營養師親揭「最解渴3飲品」:降體溫超有感

夏天還沒到就有中暑危險? 營養師親揭「最解渴3飲品」:降體溫超有感

近期氣溫有明顯升高趨勢,尤其中南部地區高溫往往動輒30度以上。若長時間待在戶外或從事戶外工作者,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暴露於「熱急症」的風險之中!嫚嫚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民眾應於高溫天氣時多加攝取水分,三餐也可挑選含水量高的食物,以預防熱急症的風險。

孝孫擔心嬤無法與醫護溝通  預約助聽器到府陪阿嬤過母親節

孝孫擔心嬤無法與醫護溝通 預約助聽器到府陪阿嬤過母親節

李先生的阿嬤93歲了,月前因為跌倒骨折住進安養中心,因為聽不到聲音,加上環境較吵雜,醫護人員想要詢問阿嬤哪裡不舒服都相當不便,家人想要和阿嬤聊天也都很困難。於是孝順的李先生透過上網搜尋預約了助聽器居家到府服務幫阿嬤選配了一對助聽器。

地震後頭暈、平衡困難該如何緩解? 專家解答:除了多看遠方還可以「這樣做」

地震後頭暈、平衡困難該如何緩解? 專家解答:除了多看遠方還可以「這樣做」

今(2024)年4月3日東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此後大小餘震不斷,自22日晚間至23日早晨,中央氣象署已記錄近200起餘震;今(23)日凌晨更出現2起規模6以上地震。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地震頻仍的狀況下,可能引起民眾「沒地震卻感覺四周都在晃」的錯覺。

勿輕忽耳鳴、暈眩、睡眠呼吸中止症  醫警告:嚴重可能耳聾!

勿輕忽耳鳴、暈眩、睡眠呼吸中止症 醫警告:嚴重可能耳聾!

60歲的王媽媽(化名)因眩暈長期反覆發作,吃藥未見改善,抽血檢查未發現貧血、高血脂問題,由子女帶媽媽來看診,診間發現患者身型肥胖、脖子較粗短,且問診時家屬反應王媽媽的鼾聲可從2樓傳到1樓且有健忘問題,經過睡眠檢測發現王媽媽患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過正壓呼吸器治療2星期後眩暈症狀不藥而癒,健忘情形也獲得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