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指「臉盲症」更容易受排擠!  專家授改善策略:記住陌生人3大特徵

哈佛研究指「臉盲症」更容易受排擠! 專家授改善策略:記住陌生人3大特徵

當遇到先前見過的同事或親友,卻無法記起對方的長相,有可能是罹患「面部識別能力缺乏症(Prosopagnosia)」的前兆?近期發表於《Cortex》的研究為臉盲症帶來嶄新見解,表明該疾病可能比大眾種想像地更為普遍,約每33人中就有1人會患病。

比汽油更毒? 研究:吸入柴油車廢氣  恐破壞大腦「連結能力」

比汽油更毒? 研究:吸入柴油車廢氣 恐破壞大腦「連結能力」

「空氣汙染」如同肥胖、熬夜或久坐等不健康因素一般,是造成身體狀態每況愈下的風險因子之一。此前有研究宣稱,吸入過多的懸浮微粒「PM2.5」,恐怕容易導致癌細胞的形成、更可能增加死亡風險。如今刊載於《Environmental Health》期刊的研究聲稱,即使是暫時暴露於「柴油氣體」中,都可能影響大腦「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 DMN)的運作,從而提升認知下降或憂鬱症風險。

學習新樂器比聽音樂還抒壓?  研究曝潛在好處:「2大感官」變更敏銳

學習新樂器比聽音樂還抒壓? 研究曝潛在好處:「2大感官」變更敏銳

此前不少科學家認為,聆聽和緩的音樂類型可以放鬆身心、幫助入睡,並有助於抒解壓力。那麼「演奏樂器」對於大腦的影響又是如何?權威期刊《Nature》出版物《Scientific Reports》指出,學習演奏樂器對大腦處理視覺、聲音的能力有積極影響,甚至能幫助改善憂鬱情緒。

自閉症是「大腦發炎」所引起?   醫:2-3歲是關鍵期!  「1檢查」速測孩子腦部狀態

自閉症是「大腦發炎」所引起? 醫:2-3歲是關鍵期! 「1檢查」速測孩子腦部狀態

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近期在海內外引發熱潮,也讓民眾更加認識有關「自閉症」的相關資訊。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醫師表示,目前醫學上對自閉症的成因尚無定論,普遍認為是生理因素病變導致。不過,自閉症患者近年確診比例年年增高;且根據2020年衛福部統計,確診人數在近20年來成長約8倍之多。究竟自閉症的成因為何?又要如何得知孩子是否罹患自閉症?

孩子語不成句、注意不集中!  恐為「自閉症」前兆? 「10大要點」助判斷

孩子語不成句、注意不集中! 恐為「自閉症」前兆? 「10大要點」助判斷

學齡前幼兒說話「無法成句」、且專注度不足,可能是罹患「自閉症」的跡象?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新生兒科醫師杜小昕醫師指出,診間有一男童在接受注射預防針之前,媽媽與醫師透露,鄰家同是3歲的小孩,已有說話構句的能力,但自己的孩子還是咿咿呀呀、講不出成句的話。這位媽媽自責地認為,自己忙於工作、將孩子送給褓姆帶,是否自己疏於教養,導致孩子還不會說話。不過,後來經醫師問診後,竟意外得知該男童有自閉傾向。杜小昕醫師認為,泛自閉症的小孩是先天性,非父母教養問題。經推薦接受早期行為療育,目前已慢慢找回孩子的正常行為模式。

狂跑廁所未必是「腸躁症」!醫:3症狀出現當心「發炎性腸道疾病」

狂跑廁所未必是「腸躁症」!醫:3症狀出現當心「發炎性腸道疾病」

上班族一緊張就狂跑廁所?不少年輕族群因此被診斷為「腸躁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醫師受訪表示,台灣腸躁症盛行率推估高達20%-25%,是相當常見的腸道問題,治療後如果症狀未改善且出現警示症狀,須注意是否為其他腸道疾病引起。

想哭就動吧!德國研究:運動減少憂鬱症狀、增加神經可塑性

想哭就動吧!德國研究:運動減少憂鬱症狀、增加神經可塑性

總是覺得心情沮喪、提不起勁,對生活周遭的一切事物都沒有興趣,是憂鬱症的主要症狀之一,成年人罹患憂鬱症(或稱重鬱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的風險比一般人所想更高。根據統計,目前全球高達2.64億人有憂鬱症困擾,是影響成人健康的普遍疾病。德國最新研究認為,適當的運動訓練,能夠減少憂鬱症狀並改善病人大腦的神經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