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世代兼職打工少喝水  外送員「雙側腎臟結石」送醫!  醫揭泌尿道結石手術3大差異

扛世代兼職打工少喝水 外送員「雙側腎臟結石」送醫! 醫揭泌尿道結石手術3大差異

兼職工作賺外快,當心水份攝取不足引發腎結石。一名外送員因家庭經濟壓力,平時除了正常上班,為增加收入也兼差業務工作,不只休假極少且長時間忙於工作少喝水,檢查後竟發現雙側腎臟結石達1.5公分以上,就醫後接受輸尿管鏡手術取出結石。

從椅子站起身總會頭暈目眩?  專家示警:超過3分鐘未緩解快就醫

從椅子站起身總會頭暈目眩? 專家示警:超過3分鐘未緩解快就醫

從椅子上起身時,總是感到頭暈目眩、甚至「眼前一暗」,總是要花數分鐘才能恢復正常?當心可能是身體狀況出現異常的警訊!美國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醫學專家Stephen Juraschek表示,人體起身時約有300-800c.c.的血液會流向腿部,因此偶爾出現暈厥、身體不平衡的狀況實屬正常。

骨鬆並非老年人專利? 她一測發現骨密度「比婆婆還低」!  專家揭7大極高風險群

骨鬆並非老年人專利? 她一測發現骨密度「比婆婆還低」! 專家揭7大極高風險群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骨鬆患者也逐年增加。「骨質疏鬆症」為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導致骨骼脆弱、骨量減少或骨密度下降,尤其是女性在停經後,因雌性激素分泌急速降低,骨質流失速度會迅速上升。骨鬆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也因「矮、駝、痛」與老化症狀類似,往往等到骨折發生並就醫才驚覺自身骨密度過低、確診骨質疏鬆症。

搭5小時以上飛機要注意!  「經濟艙症候群」嚴重恐猝死?  營養師教8招預防

搭5小時以上飛機要注意! 「經濟艙症候群」嚴重恐猝死? 營養師教8招預防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不少民眾已迫不及待出國旅遊。不過,若搭機時間過長,需要小心「經濟艙症候群」的發生,嚴重甚至可能導致猝死?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提醒,「經濟艙症候群」又稱「深部靜脈血栓」 ( Deep Venous Thrombosis ),超過5小時的飛行,就有發生的危險。

抗骨鬆運動、鈣質、檢查不可少! 維生素D含量第一名魚類是它

抗骨鬆運動、鈣質、檢查不可少! 維生素D含量第一名魚類是它

「隱形殺手」骨質疏鬆症未適當控制,死亡風險恐比癌症更高?10月20日為全球「骨質疏鬆日」,骨質疏鬆症是骨質流失減少,造成骨骼內出現較多且較大的空隙。當骨小梁變細、數目變少,會造成骨皮質變薄,導致骨折風險大幅上升,尤其是脊椎的壓迫性骨折、股骨頸的外傷性骨折。

不到30歲就中風! 為何「年輕女性」風險逐年攀升? 醫點出「2大關鍵」

不到30歲就中風! 為何「年輕女性」風險逐年攀升? 醫點出「2大關鍵」

女性若罹患中風,症狀比男性更為嚴重、預後亦可能較差?刊載於美國心臟學會(AHA)之出版品《Stroke》期刊的薈萃研究表明,女性發生缺血性中風後,無論是症狀、精神狀態或總體發病率皆高於男性;至於成因為何?研究認為可能與女性常見的「偏頭痛」狀況有關。

帕金森氏症詳解懶人包!  吃藥還是手術好?  愈走愈慢怎麼辦?

帕金森氏症詳解懶人包! 吃藥還是手術好? 愈走愈慢怎麼辦?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全球第二大常見的退化性疾病,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發生原因為腦部的「中腦黑質」、「基底核」與製造多巴胺的神經元退化有關,當中腦黑質核內的多巴胺(dopamine)細胞退化、凋亡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動作障礙。

行動力影響死亡率?  爸媽走路慢又小碎步  當心帕金森氏症?

行動力影響死亡率? 爸媽走路慢又小碎步 當心帕金森氏症?

「要活就要動」是真的!恆新復健科診所史考特醫師(王思恆)說明,一個人的行動能力,與「個人健康」和「壽命長短」息息相關。過去的研究指出,長期住院臥床不起的病患,死亡率比起能正常行走的住院患者達6倍之多;步態緩慢的老年人,心血管死亡率也是步態較快者的3倍之高。

鬱結難消?  新冠後遺症重創百萬人心理  運動助恢復「心理彈性」

鬱結難消? 新冠後遺症重創百萬人心理 運動助恢復「心理彈性」

新冠病毒大流行已超過2年,疫情尚未全面趨緩,中國、香港又陸續傳出確診人數大爆發,另一方面,「新冠後遺症」影響數以百萬計的全球人口的心理健康。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即使沒有確診,仍可能因為居家防疫期間的孤獨感、焦慮感與疫情新聞壓力,造成食慾不振、失眠、心理健康惡化、長期沮喪等狀況。

誤信高血壓謠言,他不到60歲成植物人!醫師揭「家中血壓」控制標準

誤信高血壓謠言,他不到60歲成植物人!醫師揭「家中血壓」控制標準

「隨著研究證據愈來愈明顯,台灣高血壓診斷標準預計會下修!」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醫師指出,網路上流傳各種高血壓控制的說法,切勿聽信謠言而忽視高血壓控制,以免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造成中風失能,連累親友家人。「不要管老外多少,現在東方人的研究很明顯,『家中血壓』最好就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尤其是60歲到80歲的族群!」洪惠風醫師解釋,過去血壓以在醫院中安靜環境下測量數值為主,而STEP研究是以家中血壓數值為基準,更貼近一般民眾自我測量的家中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