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必驗EGFR基因突變? 醫揭第三代標靶治療效益:復發風險有望降80%

早期肺癌必驗EGFR基因突變? 醫揭第三代標靶治療效益:復發風險有望降80%

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腫瘤內科主治醫師李純慧表示,國人肺癌確診期別仍以晚期居多 ,但隨著社會健康意識提高、加上政府推動《肺癌早期偵測計畫》使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觀念普及,近年發現早期肺癌的比例明顯上升約20%,而與肺癌有關的基因突變檢測,也成為輔助治療選擇之關鍵。

睡得著竟不等於「睡得好」?  醫澄清:符合「這4點」才能叫做一夜好眠

睡得著竟不等於「睡得好」? 醫澄清:符合「這4點」才能叫做一夜好眠

每年3月的第3個禮拜五為「世界睡眠日」,而不少台灣人確實深受睡眠問題所苦。聯安診所家醫科陳采汎醫師指出,不少民眾以為「有睡著」就等於「有睡好」,事實上兩者並不全然有關。

降血糖藥物好處不只控糖? 榮總研究:Metformin藥物可降低「帶狀疱疹」患病風險

降血糖藥物好處不只控糖? 榮總研究:Metformin藥物可降低「帶狀疱疹」患病風險

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服用降血糖藥物「Metformin」,竟然能降低罹患帶狀疱疹(俗稱皮蛇)及疱疹疼痛的風險?臺北榮總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科主任胡啟民醫師與研究夥伴,發現有使用Metformin的病人,發生帶狀疱疹的風險比沒有使用Metformin的病人還低。

春季溫差大免疫力開天窗!  醫:當心「帶狀疱疹」爆發面目全非

春季溫差大免疫力開天窗! 醫:當心「帶狀疱疹」爆發面目全非

三、四月間忽冷忽熱,劇烈溫差不只容易感冒,更要小心免疫力開天窗,「帶狀疱疹」風險增加。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院長張益豪受訪表示,當季節交替或節晝夜溫差大,保暖未作好易影響抵抗力,除了外界病菌入侵增加,潛伏體內的帶狀疱疹也可能伺機發作。

睡滿8小時早上還是累到爆?  營養師建議:睡前做「1件事」代替滑手機、追劇

睡滿8小時早上還是累到爆? 營養師建議:睡前做「1件事」代替滑手機、追劇

根據保署資料統計,2019年被診斷為失眠的患者達78萬餘人,安眠藥的使用量近5年成長19%。時至2021年,全台有安眠藥使用習慣者高達441萬人,且女性失眠的情況是男性的2倍。壓力性的失眠問題成為全民共有的困擾,因此如何減壓、好好睡一覺成為普遍關注的議題。

降低生理年齡關鍵?  研究曝:用飲食調控DNA「甲基化」  身體最多可年輕11歲

降低生理年齡關鍵? 研究曝:用飲食調控DNA「甲基化」 身體最多可年輕11歲

遵循特定的飲食或生活模式,可以逆轉年齡所導致的各種問題嗎?根據台灣衛福部統計,國內有8成中老年人至少罹患1種慢性病,不僅可能是死亡的風險因子,更為醫療保健系統帶來負擔。近期《Aging》期刊刊載的研究指出,透過飲食調控體內的「甲基化」程序,或許有助預防慢性病、延長預期壽命。

大病沒有、小病不斷?  當心「自律神經失調」10大警訊!  營養師教飲食改善原則

大病沒有、小病不斷? 當心「自律神經失調」10大警訊! 營養師教飲食改善原則

近日自覺身體「怪怪的」,去醫院檢查卻沒有診斷出任何異常,且於假期、放鬆狀態時,身體的異常感就會自動消失。若民眾遇到類似的狀況,需要注意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警訊!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分析,自律神經失調者經常會自覺大病沒有、小病不斷,並合併有「渾身不對勁」的感受。

得過「皮蛇」更容易中風?  研究:帶狀疱疹增長期心臟病風險

得過「皮蛇」更容易中風? 研究:帶狀疱疹增長期心臟病風險

發生「皮蛇」不只會起水泡、神經痛,也可能會增加未來心臟病的風險?一項前瞻性研究追蹤16年、超過20萬名成人的數據顯示,與未罹患帶狀疱疹的人相比,罹患過帶狀疱疹者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長期風險高出30%,而且在發生帶狀疱疹之後,風險升高時間可能長達12年之久。該研究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 。

免疫力無痛升級!  營養師教飲食7點原則:避免二次確診風險

免疫力無痛升級! 營養師教飲食7點原則:避免二次確診風險

隨著全球疫情逐步趨緩,不僅國內觀光客開始增加、出國旅遊者也一窩蜂「傾巢而出」。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境外旅客開放加上國內口罩政策的鬆綁,民眾此時更容易忽略鞏固身體保護力的重要性。即使此前已經確診、或施打過新冠疫苗,不代表就此擁有「無敵星星」,仍可能暴露於二次確診的風險中。

新冠、流感「雙疫情夾擊」! 營養師:「強化免疫」必吃7種營養素

新冠、流感「雙疫情夾擊」! 營養師:「強化免疫」必吃7種營養素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專家也憂心新冠肺炎、流感病毒「雙疫夾擊」,嚴重損害民眾的身體健康。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呼籲,流感病毒流行季節來臨,首要之務是透過正確的飲食攝取,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建議飲食內容中加入以下7種營養素,以維持基本的免疫力、免受雙疫夾擊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