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未癒半年當心是「腎結石」! 醫驚曝:30歲以上恐「每10人有1人」中標

血尿未癒半年當心是「腎結石」! 醫驚曝:30歲以上恐「每10人有1人」中標

一名80歲阿伯有高血壓、高血脂及結石病史,因13年前曾中風及6年前裝過心臟支架,定期服用抗凝血劑,半年前開始出現無痛性肉眼可見血尿,經檢查發現右側腎盂有1顆2.5公分結石,且右側腎盂輸尿管交接處黏膜呈現增厚狀態,疑似出現病變。

腎功能低於50%也沒徵兆?  醫揭「慢性腎臟病」6大風險群:出現症狀恐已末期

腎功能低於50%也沒徵兆? 醫揭「慢性腎臟病」6大風險群:出現症狀恐已末期

腎臟功能已經出現受損,身體卻可能完全「無感」?哪些人口能是高風險族群?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吳麥斯醫師表示,慢性腎臟病早期並無明顯症狀,通常在病程已進展到第三、四期時,才會逐漸出現程度不一的尿毒症狀、使患者意識到需進一步就醫檢查。

40年無新藥、復發難活半年! 「惡中之惡」小細胞肺癌1治療納健保:每年可救300人

40年無新藥、復發難活半年! 「惡中之惡」小細胞肺癌1治療納健保:每年可救300人

癌症是台灣十大死因第一位,十大癌症又以「肺癌」居首,根據病理分類及預後存活狀況,「惡中之惡」小細胞肺癌惡性度高、病程進展快,5年存活率平均僅不到1成,又因小細胞肺癌具有神經內分泌特性一旦復發平均存活期不到5個月,數十年來苦無治療突破。

不只亂吃藥惹禍?台灣腎臟病人9成不自知! 醫示警:我們與「慢性腎臟病」距離並不遠

不只亂吃藥惹禍?台灣腎臟病人9成不自知! 醫示警:我們與「慢性腎臟病」距離並不遠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非傳染性疾病逐漸成為文明國家的重大健康威脅,尤其是與三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的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問題。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21腎病年報》統計數據,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約12%,大約每8位成人就有1位正發生腎臟病變,但是其中超過9成的早期腎臟病患者並不自知1。由於慢性腎臟病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如果等到出現明顯尿毒相關症狀時才就醫恐已錯過黃金治療期。

不到50歲就攝護腺肥大!  攝護腺手術選擇差異?  他開刀後驚呼流量「回到20歲」

不到50歲就攝護腺肥大! 攝護腺手術選擇差異? 他開刀後驚呼流量「回到20歲」

良性攝護腺肥大是全球男性最常見的泌尿系統問題,不只可能引發下泌尿道症狀,還可能造成發炎、尿滯留等排尿障礙,常令患者「想尿尿不不出來」。近年研究更指出,隨著長壽人口增加,攝護腺肥大的盛行率不斷攀升,4、50歲青壯年族群發生攝護腺肥大者亦不在少數。

90%慢性腎臟病人不知有病!  出現手腳麻木恐已末期?  6大族群務必及早篩檢腎功能

90%慢性腎臟病人不知有病! 出現手腳麻木恐已末期? 6大族群務必及早篩檢腎功能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在全球盛行率高達10%以上,影響超過8億人的腎臟健康與併發症死亡率 。同時,慢性腎臟病更是造成洗腎的重要原因,但因慢性腎臟病早期絕大多數沒有明顯症狀,導致及早診斷與治療的難度增加,更造成社會醫療的沉重負擔。

三高沒症狀自行停藥  57歲女「LDL飆346」腦出血半癱!  醫揭1觀念錯誤恐傷全身器官

三高沒症狀自行停藥 57歲女「LDL飆346」腦出血半癱! 醫揭1觀念錯誤恐傷全身器官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一旦未妥善治療控制,可能造成器官損壞、衰竭甚至失能。新光醫院病房主任陳冠任醫師在社群發文指出,一名57歲女性雖然知道自己患有三高,因為沒有不適症狀而自行停藥,近期腦出血而左邊癱瘓無法活動。

不只降血糖和保護心腎!  「重磅藥物」SGLT-2抑制劑未來有望治療痛風?

不只降血糖和保護心腎! 「重磅藥物」SGLT-2抑制劑未來有望治療痛風?

糖尿病會引發人體大、小血管病變,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與慢性腎臟病等合併症,造成失能風險與死亡率上升。糖尿病新興治療藥物中的SGLT-2抑制劑是抑制尿糖再吸收以增加腎臟葡萄糖排泄,近年來更發現SGLT-2有助於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心臟衰竭之治療,也能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心臟及腎臟功能提供強而有力的保護效益。

扛世代兼職打工少喝水  外送員「雙側腎臟結石」送醫!  醫揭泌尿道結石手術3大差異

扛世代兼職打工少喝水 外送員「雙側腎臟結石」送醫! 醫揭泌尿道結石手術3大差異

兼職工作賺外快,當心水份攝取不足引發腎結石。一名外送員因家庭經濟壓力,平時除了正常上班,為增加收入也兼差業務工作,不只休假極少且長時間忙於工作少喝水,檢查後竟發現雙側腎臟結石達1.5公分以上,就醫後接受輸尿管鏡手術取出結石。

營養師公布「冬至最肥湯圓」TOP 10!  減重者必知:配甜湯一起吃可抵一餐熱量

營養師公布「冬至最肥湯圓」TOP 10! 減重者必知:配甜湯一起吃可抵一餐熱量

為求應景,不少民眾會在「冬至」時節吃湯圓應景。不過,湯圓本身由糯米粉或玉米粉製成,再加上餡料普遍偏甜、且會添加油脂等高熱量原料,平均下來吃4顆就等於一碗飯的熱量,可謂是民眾經常忽略的「飲食地雷」。究竟要如何吃湯圓才能吃得健康又能歡慶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