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最常發生於「早上起床」?  醫呼籲:掀棉被後「4件事」一定要做!

猝死最常發生於「早上起床」? 醫呼籲:掀棉被後「4件事」一定要做!

隨著冬季最強寒流的襲來,氣象局已經發出低溫警報,台灣特定區域甚至可能面臨攝氏5度以下的極低溫。尤其當從睡夢中甦醒時,體溫會遭逢劇烈改變,也是血管容易劇烈收縮、血液濃稠化的高風險時機。

連政治冷感者也遭殃!  醫揭「選舉症候群」10大徵兆:嚴重恐引起心肌病變

連政治冷感者也遭殃! 醫揭「選舉症候群」10大徵兆:嚴重恐引起心肌病變

2024年總統大選暨立委選舉如火如荼進行,相關訊息佔據了台灣人民一大部分的生活。當選舉落幕時,結果必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此時除了候選人外,民眾也容易出現生理和心理的狀況,例如焦慮、易怒、憂鬱等。亞東醫院精神科林竺君醫師提醒民眾,務必注意自己是否出現「選舉症候群」。

醫院、建案指定抗菌板材  第三方實驗室台美檢驗認證抗菌率大於99.99%

醫院、建案指定抗菌板材 第三方實驗室台美檢驗認證抗菌率大於99.99%

自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後,民眾更加注重環境的清潔衛生及個人消毒習慣,根據調查,高達94%的民眾會使用抗菌清潔用品或空氣清淨產品,個人清潔用品的普及率或使用頻率也都產生顯著的提升,而市面上的抗菌、抗病毒等相關產品更是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在各大通路,擴及到了家電、紡織、板材等產業。

猴痘病毒首見本土案例!  2個案皆無出國旅遊史  疾管署:遇6大症狀快就醫

猴痘病毒首見本土案例! 2個案皆無出國旅遊史 疾管署:遇6大症狀快就醫

猴痘病毒首次出現「本土案例」!衛福部疾管署於今日(3/1)公布我國第6、7例確定病例,分別為北部40多歲及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居住地分別為新竹縣及高雄市,於2月下旬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丘狀癢疹、水泡、淋巴結腫大、舌頭潰瘍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2月26、27日確診陽性。

猴痘會造成「本土疫情」嗎? 是否有需要打疫苗? 醫授必學抗疫「4措施」

猴痘會造成「本土疫情」嗎? 是否有需要打疫苗? 醫授必學抗疫「4措施」

國內新冠疫情尚未明朗,猴痘疫情又接連於全球各地爆發,引發不少民眾的擔憂。猴痘並非新出現的病毒種,過去主要發生在非洲國家,然今年迄今逾20個國家共通報約200起確診病例,目前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地區病例數較多。亞東醫院感染科蔡茂松醫師表示,猴痘疫情主要集中於親密接觸者,與新冠肺炎傳播方式不同,目前並無大規模接種疫苗的必要。

氣喘依賴緩解型吸入劑增急診、死亡風險!醫:吸入性類固醇才能固本

氣喘依賴緩解型吸入劑增急診、死亡風險!醫:吸入性類固醇才能固本

在台灣,氣喘病人過度使用緩解用吸入劑(急救)的情況並不罕見,氣喘患者的用藥習慣不良,多是錯誤觀念所致。當氣喘發作時更傾向使用「緩解用吸入劑(急救)」減緩不適,忽略應遵照醫師開立的「吸入型類固醇」控制病情。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王鶴健教授指出,根據健保資料庫數據,氣喘患者如果一年使用3支以上的緩解用吸入劑,已屬於過度依賴,急症住院風險將增加72%,死亡風險更高達90%。

單日確診數破萬!  疫苗「打好打滿」仍可能染疫?  醫師列舉「3情境」助自保

單日確診數破萬! 疫苗「打好打滿」仍可能染疫? 醫師列舉「3情境」助自保

本土疫情大爆發,單日確診人數已突破萬人大關(4/28)。各縣市政府衛生局可謂「人仰馬翻」,各地醫院急診也擠得水洩不通。究竟在後疫情時代,即將邁向流感化的今天,民眾應該如何自保?亞東醫院家醫科醫師鍾曜任醫師表示,健康民眾應盡量避免人群,餐廳用餐也應恪守1.5公尺的安全社交距離;而若非為同住家人,也建議於這段時間減少用餐或聚會。

高雄防疫旅館「同樓層確診」急清空!本土現首例中重度個案,咳嗽、喉嚨症狀最常見

高雄防疫旅館「同樓層確診」急清空!本土現首例中重度個案,咳嗽、喉嚨症狀最常見

從2022年1月1日以來本土新增的516例個案,0-9歲個案數有所增加,排名已在第四位。絕大多數確診為20-40多歲國人,女性較男性稍多。今天也新增首例中重度本土個案,為70多歲亞東醫院女病患,未接種疫苗且有多重慢性病史,有中度肺炎情況,現在負壓隔離病房治療監測中。

Omicron入侵社區感染風險升!第3劑追加疫苗該打莫德納、BNT還是高端?

Omicron入侵社區感染風險升!第3劑追加疫苗該打莫德納、BNT還是高端?

接種疫苗時間愈久,面對病毒的保護力恐漸次下降,以mRNA疫苗(如Moderna、BNT)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如高端)完成基礎劑:追加劑可以選擇接種Moderna(半劑量)、BNT、高端或AZ疫苗 。第3劑疫苗都以RNA疫苗為首選。前兩劑打RNA疫苗的人,追加AZ的組合還可以,但中和抗體沒有比打RNA疫苗好。至於前兩劑打高端者,高端近期發表數據表示第3劑對Omicron仍有不錯中和抗體,也可改打RNA疫苗,中和抗體理論上會更高。

思覺失調是什麼?  患者會有攻擊行為?  醫師:穩定控制較能維持功能

思覺失調是什麼? 患者會有攻擊行為? 醫師:穩定控制較能維持功能

近年隨著戲劇節目及衛教宣導,民眾對精神疾病的認知有所提升。不過,當隨機傷害的社會事件發生時,仍可見到媒體報導加害人宣稱自己罹患「思覺失調症」,引發群眾恐懼。亞東醫院精神科江惠綾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強調,思覺失調是一種大腦相關疾病,只要透過藥物加以穩定控制,病患的行為表現可有良好的改善。思覺失調主要症狀有兩點最為明確,第一是「妄想」,患者容易相信「非真實」的事情;第二個是「幻覺」,病人容易聽到不存在的聲音、看到不存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