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酸」為何越刷臉越爛?  醫示警:亂用酸類產品恐「爆痘、粉刺、易曬傷」!

「刷酸」為何越刷臉越爛? 醫示警:亂用酸類產品恐「爆痘、粉刺、易曬傷」!

使用「酸類」保養品進行居家煥膚可說是時下保養風潮,雖有不少產品標榜減緩痘痘、粉刺、皮膚暗沉、老化等問題,但酸類具有刺激性,網路上也頻傳刷酸導致脫皮、泛紅等等「災情」。

癌症放療新選擇! 「重粒子治療」適用13種癌症  北榮曝關鍵「4大好處」

癌症放療新選擇! 「重粒子治療」適用13種癌症 北榮曝關鍵「4大好處」

癌症居國人死因之首,每年有將近12萬名新增癌症病人,因此急迫需要有效的治療手段,避免癌症影響民眾的身心健康、甚至使其失去性命。為此,臺北榮民總醫院特別引進國際癌症治療的新選擇「重粒子治療」,並於2008年開始積極籌劃建構臺灣第一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

喝酒會臉紅其實超危險?  專家警告:患「酒精不耐症」罹癌風險恐破百倍

喝酒會臉紅其實超危險? 專家警告:患「酒精不耐症」罹癌風險恐破百倍

「飲酒臉紅」其實是「酒精不耐症」飲酒後的典型表現,還會伴隨頭痛、心悸、嘔吐、宿醉等不適症狀。在飲用酒精飲料後,須經由人體內的「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酒精及乙醛;而酒精不耐症是遺傳性ALDH2基因缺損,導致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進行正常代謝。

沒想過皮膚病痛起來要人命!  「這種乾癬」讓她插管、用葉克膜才倖免於難

沒想過皮膚病痛起來要人命! 「這種乾癬」讓她插管、用葉克膜才倖免於難

33歲陳小姐在坐月子期間出現皮膚異常,膿疱從眼周、嘴巴、脖子蔓延到手肘、臀部,全身皮膚皺褶與關節處嚴重潰爛。起初看了2、3家皮膚科診所,前後用藥數次效果都不盡理想。在醫師建議下住院治療後,才終於確診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治療期間甚至因免疫力低下,必須送入加護病房插管使用葉克膜,與死神拔河1個月後才撿回一命。

天氣冷卻感覺燥熱、心悸?  甲狀腺功能亢進十大症狀!  醫:亂停藥恐釀甲狀腺風暴

天氣冷卻感覺燥熱、心悸? 甲狀腺功能亢進十大症狀! 醫:亂停藥恐釀甲狀腺風暴

時常心悸、燥熱,又莫名體重減輕,要當心是「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徵兆?亞東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江珠影醫師受訪表示,近期收治一名30多歲年輕女性,本身無特殊病史,明明天冷低溫卻覺得身體燥熱,並有手抖、排便次數增加,兩個月內體重下降6-7公斤,合併眼睛不適、皮膚泛紅、焦慮等症狀,初時以為是工作壓力太多,經抽血檢查後才確認是甲狀腺功能亢進。

一入冬就長痘痘、冒粉刺?  皮膚科醫解答:年末「3大壞習慣」是爆痘元兇

一入冬就長痘痘、冒粉刺? 皮膚科醫解答:年末「3大壞習慣」是爆痘元兇

冬天是痘痘(痤瘡)的好發期嗎?長痘痘與季節變化有關?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唐豪悅醫師受訪指出,《美國皮膚病學會》曾刊載一則論文,指出冬季紫外線曝曬較少、加上空氣寒冷乾燥,肌膚新陳代謝速度減緩、進而導致皮脂分泌旺盛、毛孔阻塞,可能是冬季容易長痘痘的潛在原因。

異位性皮膚炎逾6成合併氣喘、鼻炎!  醫:及早治療防止「破口」最重要

異位性皮膚炎逾6成合併氣喘、鼻炎! 醫:及早治療防止「破口」最重要

異位性皮膚炎究竟為何發生,又應該如何控制?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羅陽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與環境因素交織而成的疾病。當個體因遺傳而有「絲聚蛋白」受損的現象,容易造成表皮角質層難以保持水份,皮膚屏障能力不佳。一旦遇上環境因素如濕度、過敏源等,就容易引發異位性皮膚炎,且相當高比例會面臨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共病。

一曬太陽膚齡直接「老十歲」?  醫師曝夏季保養「3大關鍵」

一曬太陽膚齡直接「老十歲」? 醫師曝夏季保養「3大關鍵」

近日天氣悶熱、溫度居高不下,加上每天配戴口罩,皮膚可能容易出現泛紅、乾燥、粗糙且變得敏弱,對於愛美的女性而言無疑是一大困擾。尤其夏天皮膚經紫外線強力曝曬,容易流失水分,黑斑、細紋、乾燥造成的肌膚問題可能更加明顯。愛美女性如何挑選保養品,能兼顧保濕與紫外線造成的肌膚老化現象?

空氣汙染超傷皮膚?   輕忽洗臉當心「膚齡崩壞」?  醫師:挑對「3成分」阻絕髒汙

空氣汙染超傷皮膚? 輕忽洗臉當心「膚齡崩壞」? 醫師:挑對「3成分」阻絕髒汙

空氣汙染也會影響「肌膚健康」?京硯聯合診所皮膚科副院長胡怡萱醫師表示,當空氣品質較差時外出,不僅容易造成眼部不適,皮膚亦可能因此紅腫、發癢,長久下來容易產生黑斑、肌膚暗沉、乾燥、長細紋等等。因此,胡怡萱醫師提醒,時常從事戶外活動、戶外工作者或機車通勤族,早晚與返家後皆應確實洗淨臉部。

愛吃肉皮膚老更快?  醫揭膚質老化3關鍵:防曬很重要

愛吃肉皮膚老更快? 醫揭膚質老化3關鍵:防曬很重要

廣受女性歡迎的「酸類」換膚產品,不同種類間也有所差異?哪一種最有效?台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醫師表示,水楊酸、果酸與杏仁酸等酸類,最大差別在於「濃度高低」。理論上濃度愈高效果較顯著,但不建議從濃度過高的產品開始使用,避免皮膚產生過敏、紅腫等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