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蛋導致「高膽固醇」是迷思! 美研究:吃12顆與吃2顆總量「幾乎沒差」

吃蛋導致「高膽固醇」是迷思! 美研究:吃12顆與吃2顆總量「幾乎沒差」

雞蛋長久以來背負「膽固醇過高」的罵名,事實上它反而能增加「好膽固醇」的水平,甚至對於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更有益?一項於美國心臟病學學院(ACC)年度科學會議上提出的前瞻性對照試驗表明,與不吃雞蛋的受試者相比,每天額外吃雞蛋者的膽固醇水平並未顯著提升。

無疾病惡化存活期改善!  FDA核准免疫藥物Pembrolizumab  合併治療用於晚期子宮頸癌

無疾病惡化存活期改善! FDA核准免疫藥物Pembrolizumab 合併治療用於晚期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當代女性健康的重要威脅,根據WHO數據全球每年死於子宮頸癌之女性超過30萬人。子宮頸癌一旦進展到晚期存活率將低於2成。能夠喚醒人體免疫系統並恢復T細胞辨識、攻擊癌細胞能力的「免疫治療」被視為各種難治晚期癌症的治療希望。

腸道微菌叢與認知功能障礙有關!  研究:「2種菌不足」恐增大腦澱粉樣蛋白沉積

腸道微菌叢與認知功能障礙有關! 研究:「2種菌不足」恐增大腦澱粉樣蛋白沉積

成人體內約有100萬億細菌,其中高達8至9成存活於腸道內。近年來,腸道菌群對於調節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發育的作用已逐漸明瞭,亦有研究指出腸道菌群失調與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包括重度焦慮症、憂鬱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巴金森氏症、思覺失調症有關。

愛吃雞蛋膽固醇會飆高? 研究打臉:每天食用心臟病風險反而下降

愛吃雞蛋膽固醇會飆高? 研究打臉:每天食用心臟病風險反而下降

近日台灣傳出「蛋荒」,甚有知名連鎖餐飲業者宣告有關雞蛋的產品皆暫停供應,讓不少愛吃蛋的民眾大喊吃不消。不過,也有特定族群擔憂雞蛋含有過高的「膽固醇」,對蛋黃更是敬而遠之。每天吃雞蛋攝取的膽固醇量究竟會不會超量?刊載於《eLife》的研究認為,吃雞蛋或許能對心血管帶來一定益處。

肺癌年輕化警訊!  頭痛竟是癌症腦轉移?  晚期肺癌「雙免疫」治療現曙光

肺癌年輕化警訊! 頭痛竟是癌症腦轉移? 晚期肺癌「雙免疫」治療現曙光

肺癌近年躍升為台灣十大癌症死因首位,有「新國病」之稱。然而早期肺癌較難察覺,久咳、咳血更非肺癌唯一徵兆,甚至頭痛、骨頭疼痛都暗藏警訊?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金洲指出,肺部、腦部、肝臟、骨頭、腎上腺是肺癌最常見的五大轉移位置,其中,肺癌腦轉移及肝轉移的治療預後較不理想,而骨轉移的病人可能因疼痛至骨科求診,才被意外發現是肺癌引起。

「心腎症候群」加乘!  洗腎病人死亡率暴增50%?  累喘腫恐釀「心臟未爆彈」

「心腎症候群」加乘! 洗腎病人死亡率暴增50%? 累喘腫恐釀「心臟未爆彈」

「心很累」恐是嚴重健康問題,根據衛福部統計顯示,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陳文鍾醫師指出,國人常見的心臟疾病包括瓣膜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病變、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及心臟衰竭。其中以「心臟衰竭」致死率最高,心臟衰竭會造成心臟供血量不足、腎臟水份排不出,形成心臟、腎臟相互影響的「心腎症候群」。

肝癌「免疫治療」困境將突破?  北榮研究:腸道菌相可預測治療反應率

肝癌「免疫治療」困境將突破? 北榮研究:腸道菌相可預測治療反應率

國人「肝癌」發生人數至今未明顯下降,更被稱之為「國病」。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醫師表示,免疫治療是晚期肝癌最重要的治療方式,單一使用免疫治療有效率約15%-20%,合併治療的有效率約30%。不過,肝癌的免疫治療不像其他癌症可用PD-L1作為有效預測療效的生物標誌(Biomarker),在肝癌患者身上,無論PD-L1表現高低,都有一定比例對免疫治療有反應。顯示目前缺乏有效的生物指標以預測免疫療法對肝癌的治療效果。

膽固醇元兇該換人!  研究:常吃雞蛋增加「好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生

膽固醇元兇該換人! 研究:常吃雞蛋增加「好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生

每天吃雞蛋攝取的膽固醇量會太高?北京大學一篇發表於期刊《eLife》的新研究指稱 ,每天攝取一顆雞蛋,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該研究從生物資料庫中收集4,778名參與者的數據,其中有3,401患有心血管疾病,1,377人沒有心血管病史。該研究分析他們血液中225項生物標記,其中24種與飲食中攝取雞蛋有關。研究指出,日常飲食的雞蛋攝取量,會影響225種生物標記中的24種,包括載脂蛋白 A1、乙酸鹽,也影響HDL的直徑大小。吃雞蛋較多的參與者血液中也顯示與「極低密度脂蛋白」(LVDL)和總膽固醇呈現負相關。

學北歐人吃飯血糖、膽固醇自然降!  研究稱關鍵是「不飽和脂肪酸」

學北歐人吃飯血糖、膽固醇自然降! 研究稱關鍵是「不飽和脂肪酸」

日常飲食影響膽固醇及血糖變化,也與三高、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疾病息息相關。丹麥研究指出,被認為健康且能幫助減重的「北歐飲食」(HND),不只有助於體重管理,也能起到降低血糖以及膽固醇水平等作用。關鍵原因在於飲食中含有更多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團隊徵集200名50歲以上的受試者,皆屬於高BMI、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研究團隊將200人採取隨機對照試驗方式,分為習慣飲食組以及北歐飲食組,再收集他們的血液、尿液樣本,檢測血糖、血清脂蛋白、三酸甘油酯以及炎症生物標記(細胞激素、C反應蛋白等)。經過6個月發現,受試者的膽固醇下降,血液脂肪量更低,血糖控制更穩定。

吃重鹹不只心臟病增60%  也會高血壓與骨鬆?  哈佛「驗尿」證實:的確有關

吃重鹹不只心臟病增60% 也會高血壓與骨鬆? 哈佛「驗尿」證實:的確有關

發生心血管疾病機會有多高,線索就在「尿液」中?哈佛大學 TH Chan公衛學院研究團隊指出,雖然鈉/鉀平衡會影響血壓,但先前的觀察性研究無法明顯推估降低飲食中的鈉含量,是否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哈佛研究團隊指出,尿液排泄的鈉愈高,罹患心血管的疾病的確有明顯上升。該項研究也發佈於國際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