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後遺症好不了怎麼辦? 《刺絡針》:攝取「益生菌」半年  症狀有望緩解6成以上

新冠後遺症好不了怎麼辦? 《刺絡針》:攝取「益生菌」半年 症狀有望緩解6成以上

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對全球影響逐漸式微,但各地仍有不少確診者受到後遺症「長新冠」(Long Covid)所苦。為此,權威期刊《刺絡針傳染病》(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刊載研究指出,新冠確診者長期服用益生菌,或許有助於更快從長新冠症狀中恢復。

台灣國中生肥胖率高達30.6%!醫:8成恐「胖到成年」揭青少年減重3大障礙

台灣國中生肥胖率高達30.6%!醫:8成恐「胖到成年」揭青少年減重3大障礙

肥胖與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密切相關,是當代社會最重要的健康危機之一。目前全球已逾19億人體重屬於「超重」範圍,其中更有3.4億的兒童與青少年。在台灣,根據國健署統計,國中生過重及肥胖率高達30.6%,高中生亦有28.9%。

大吃大喝抒壓不成還傷「心」? 研究示警:「高脂肪飲食」損害心血管復原能力

大吃大喝抒壓不成還傷「心」? 研究示警:「高脂肪飲食」損害心血管復原能力

精神壓力(Stress)被認為是導致心血管事件的誘因之一,如果想透過「大吃大喝」抒解壓力,效果可能將適得其反。《Frontiers in Nutrition》研究指稱,攝取高脂肪食物可能會損害血管的「內皮功能」,從而影響心血管系統從壓力事件中恢復的能力。

不只破壞腸道健康!  醫揭「高熱量飲食」3地雷  恐造成動脈硬化

不只破壞腸道健康! 醫揭「高熱量飲食」3地雷 恐造成動脈硬化

現代人飲食營養不均,長期攝取「高熱量」的飲食內容,更可能影響細菌與腸道之間的平衡。腎臟科王介立醫師在社群發文指出,根據權威期刊《Science》的綜論文章,彙整至今為止關於細菌與腸道之間的已知事實 ,也點出高熱量飲食破壞腸道健康的三大面向問題。

「類生酮」飲食法能減肥、減少糖尿病?  研究:心血管事件風險多2倍

「類生酮」飲食法能減肥、減少糖尿病? 研究:心血管事件風險多2倍

攝取高比例油脂為主的「生酮飲食」,因被宣稱具有減重、降低胰島素阻抗等效果,陸續在全球各地引領一陣風潮,也是許多人嘗試的「減肥飲食法」之一,然而,生酮飲食也被認為可能升高血中膽固醇,不利於心臟健康。

不只喝酒、吃海鮮!  1飲品喝太多也會引發「痛風」?  營養師曝消腫減痛原則

不只喝酒、吃海鮮! 1飲品喝太多也會引發「痛風」? 營養師曝消腫減痛原則

年後早晚溫差大、氣溫忽冷忽熱,恐將容易引起「痛風」發作,患者的生活也容易受到影響。張語希營養師於社群指出,最近不少門診患者反應痛風問題,嚴重者甚至無法好好走路、僅能透過輪椅或拐杖代步。另外,痛風引起尿酸沉積於關節處,有患者腳踝腫大連鞋子都無法穿著,僅能穿拖鞋外出行走。

癌症不是治療完就沒事! 醫:2族群慎防「心血管」出問題

癌症不是治療完就沒事! 醫:2族群慎防「心血管」出問題

過去30年,癌症治療的進步提高了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並使更多的人在接受治療後多年不再復發。但癌症治療有時會導致心血管循環系統出現問題,稱為「心臟毒性」。自癌症康復後的患者,可能要面對因為化療誘導的心臟毒性所引起的心臟損傷,其症狀可能降低生活品質,並增加心臟相關的死亡風險。

居隔家長必看! 營養師:孩子打疫苗前後「這樣吃」緩解接種不適

居隔家長必看! 營養師:孩子打疫苗前後「這樣吃」緩解接種不適

兒童施打疫苗究竟安不安全?是否有副作用過於劇烈的隱憂?種種問題困擾著嚴峻疫情下的家長們。事實上,除了減少外出、避免公共場所與社交、做好勤洗手與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外,家長更要注意疫情下孩子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或許對於降低孩子施打疫苗後的不適感、增強免疫能力有所幫助。

40多歲月經不規則「山洪爆發」?  有1種「異常出血」快就醫檢查

40多歲月經不規則「山洪爆發」? 有1種「異常出血」快就醫檢查

女性更年期多數在40歲至58歲之間發生,平均年齡為51歲,更年期前後可能會發生較大的月經變化,有哪些症狀出現時要提高警覺?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內科醫師Karen Carlson指出,「更年期前期」的月經變化大,出血量差異明顯,偶有月經延遲等狀況,如果有非典型症狀或停經後出血要提高警覺。Carlson指出,平均在更年期(最後一次月經前一段時間,到完全沒有月經12個月)前四年,女性會開始出現較多經期狀態變化。通常40多歲之後,就可能發生月經間隔變長、月經不調、偶爾月經量增加、月經不規律等。

噪音傷腦是真的?  丹麥研究:增阿茲海默症風險  十大「癡呆風險因子」快避開

噪音傷腦是真的? 丹麥研究:增阿茲海默症風險 十大「癡呆風險因子」快避開

環境因素對人體健康而言,往往藏有巨大的潛在影響,如同空氣污染已被公認與慢性病甚至癌症有關。在空污之外,歐洲將交通噪音列為影響健康的第二大風險因子。以往流行病學多將交通噪音與冠心症、肥胖、糖尿病連結,可能的生理機轉是噪音會引起一連串壓力反應,影響自律神經與內分泌系統,釋放壓力激素。夜間噪音甚至被認為會促使內皮細胞功能障礙、氧化壓力反應,導致免疫系統改變,增加體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