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最好提早吃!  研究:9點才吃晚餐腦血管風險暴增28%  夜間禁食時間愈長愈健康?

晚餐最好提早吃! 研究:9點才吃晚餐腦血管風險暴增28% 夜間禁食時間愈長愈健康?

現代人生活作息忙碌,尤其是都會人口容易「食無定時」,從「時間營養學」(Chrononutrition)的角度而言,同樣的飲食作息之下,進食時間是否符合晝夜規律及生理時鐘,不只影響攝取食物後的消化代謝過程,甚至間接影響到心血管事件包括冠心病發生率及死亡率。

不只更長壽!  哈佛點名10招增加幸福感  降低中風、冠心病與糖尿病風險

不只更長壽! 哈佛點名10招增加幸福感 降低中風、冠心病與糖尿病風險

不少心理學研究指出,更快樂的人通常活得更健康,增加幸福感與快樂真的能帶來更好的身心健康狀態嗎?一般人求快樂而不可得,又可以如何解決?一項隨機研究試驗顯示,參加心理諮商6個月之後,接受過心理諮商的人不只變得更快樂,而且在之後請病假的天數也明顯減少。研究團隊宣稱,透過隨機對照試驗可以初步證明,「主觀幸福感」不只是一種感受,的確與身體健康有部份的因果關係。

手部無力是「短命徵兆」?  研究驚曝:握力不足恐加快身體衰老

手部無力是「短命徵兆」? 研究驚曝:握力不足恐加快身體衰老

預期壽命的長短與否,其實與手部的「握力大小」息息相關?刊載於《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的最新研究指稱,透過檢驗受試者的手部握力,可以透過3大生物標誌物測驗出預期壽命。握力越小者與3種生物標誌顯示的預期壽命縮短顯著有關。

防大病、抗衰老超前部署!專家:幹細胞儲存須符合國家標準

防大病、抗衰老超前部署!專家:幹細胞儲存須符合國家標準

幹細胞可以取代人體持續老化的細胞,同時能修復細胞組織損傷,所以,儲存自己年輕健康的幹細胞,在需要時回輸在自己身上有助於對抗衰老、調節免疫甚至治療疾病,是當前最受科學注目的尖端醫療技術之一。林凱信教授表示「細胞是珍貴的健康資產,在儲存細胞的過程中包含取樣、檢測、分離、凍存、運輸到確保臨床使用時的安全性及療效等,都需要有完整而嚴密的環節。所以選擇細胞庫,需要從實驗室的實力背景、細胞製成的標準化、細胞品質的管理系統,甚至要擁有醫療與實驗室專家支持,同時更需符合衛福部國家級 GTP 細胞保存庫的條件。」

預防癡呆症需做到這「7件事」?   研究:風險最多降低43%

預防癡呆症需做到這「7件事」? 研究:風險最多降低43%

個人是否於老年後罹患「癡呆症」,可能與過往的生活方式有關?此前學界指出,癡呆症或認知功能障礙等大腦疾病,可能的發生原因與腦血管病變有關。因此,近期《Neurology》研究試圖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癡呆症風險建立聯繫,發現若在步入老年前做到「7件事」,或許有助於預防癡呆症或腦部病變。

破碎的心?  丹麥研究稱多次分手與孤獨感  增加單身男性「死亡率」

破碎的心? 丹麥研究稱多次分手與孤獨感 增加單身男性「死亡率」

長期缺乏伴侶陪伴,或許並非個人意願。不過,感情世界的不順遂,確實可能對身體健康有所影響。一項《英國醫學期刊》(Britsh Medical Journal)刊載的研究即指出,長期缺乏伴侶、並屢次遭受分手之苦的男性,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增加。

遇挫折別怪自己!研究:女性「自我同情」減頸動脈心血管風險

遇挫折別怪自己!研究:女性「自我同情」減頸動脈心血管風險

新冠疫情大流行造成社會劇變,許多人的人生出現前所未見的變化,各種壓力源隨之排山倒海而至。愈來愈多人開始求助心理治療以幫助管理壓力。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研究顯示,正念療法之中的「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練習,不僅能緩解焦慮感,還能幫助減緩女性的心血管問題。練習正念療法和自我同情,是許多心理諮商師建議個案的練習方式。這些方式已被證明可有效控制焦慮、煩躁甚至輕度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