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重度憂鬱人口破百萬?  醫揭5大原因讓患者「束手無策」

台灣重度憂鬱人口破百萬? 醫揭5大原因讓患者「束手無策」

演藝圈天后李玟傳因憂鬱症驟然離世震驚各界。據衛福部《自殺防治手冊》指出,自殺族群七成以上有憂鬱症,而罹患憂鬱症的自殺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0倍。更值得注意的是,憂鬱症潛在盛行率高於大眾想像,若未及時尋求適當協助以及親友支持,恐增加自殺風險。

夜間「自慰」可以幫助睡眠嗎?  研究曝真相:沒用!  除非與伴侶發生「性行為」

夜間「自慰」可以幫助睡眠嗎? 研究曝真相:沒用! 除非與伴侶發生「性行為」

「性行為」究竟能否幫助睡眠,是學界過往爭辯許久的議題之一。如今刊載於《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的研究證實,性行為確實可能有助縮短「睡眠潛伏期」、幫助更快入眠。

高敏感人格是什麼?  與亞斯伯格症有何差異?  專家:善用高敏感更能發光發熱

高敏感人格是什麼? 與亞斯伯格症有何差異? 專家:善用高敏感更能發光發熱

近年經由媒體、出版刊物廣泛報導,「高敏感人格」成為社群熱門議題,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屬於「高敏感人格」或是有潛在的「亞斯伯格症」,可能導致課業、社交生活困難,甚至影響未來職涯發展。

近視、高眼壓易青光眼恐失明!  青光眼手術年輕化警訊?  自行停藥更危險

近視、高眼壓易青光眼恐失明! 青光眼手術年輕化警訊? 自行停藥更危險

視力偶爾模糊不清、視野周遭出現「缺角」現象?當心「視力小偷」青光眼悄然上身!青光眼是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40年時,全球青光眼人數將突破1億人。青光眼造成的視野缺損通常由鼻側開始,由周圍向中央慢慢縮小成「隧道狀」,最後導致全然失明。

每年設立目標、沒一年做得到?  醫道出癥結點:先別急著列「願望清單」

每年設立目標、沒一年做得到? 醫道出癥結點:先別急著列「願望清單」

今年即將迎來尾聲,並準備迎接新的一年。每年設立「To Do List(待辦清單)」,過了隔年卻發現自己沒半項做得到,問題到底出在哪?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采汎醫師表示,對自己未來的具體作為有所期望固然重要,但也別忘記同步規劃「To Be List(想成為清單)」,注視目標的同時也檢視過程。

在家工作孩子又停課  疫情讓家長壓力大到崩潰?  治療師教2招調適身心

在家工作孩子又停課 疫情讓家長壓力大到崩潰? 治療師教2招調適身心

疫情升溫,全台家長面臨工作、家庭兩頭燒,當出現哪些徵兆時,要注意身心狀況?愛能職能治療所職能治療師蘇子茵受訪表示,家長忙於工作與照顧孩子雙重壓力下,更容易覺察到的生理狀況包括:容易疲勞、提不起勁、腸胃不適、喘不過氣、失眠、頭痛、肌肉緊繃等症狀。

天天都想要是「性成癮」?  專家揭真相:硬不起來只好一直換伴侶

天天都想要是「性成癮」? 專家揭真相:硬不起來只好一直換伴侶

每天都想「來一發」是性成癮了嗎?臺灣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童嵩珍主任表示,醫學上其實並沒有「性成癮」的診斷,但是可能會出現做愛「次數過多」 甚至「亢進」的情況,較近似於強迫症的模式。這種與藥物、酒精、物質濫用單一因素引起的成癮現象有所不同。

打疫苗幫助「心理免疫」?  研究:打第2劑焦慮感下降25%

打疫苗幫助「心理免疫」? 研究:打第2劑焦慮感下降25%

新冠病毒大流行已逾2年,許多人不但面臨工作與收入損失、社會孤立,更造成醫療量能負擔、藥物濫用與種族歧視等種種問題。人與人間缺乏社交互動,更助長了由疫情帶來的「集體孤獨感」現象。先前的研究指出,於疫情期間飼養寵物、建立目標清單等舉動,能顯著降低疫情所帶來的孤獨感、並幫助降低相關心理症狀的發生。如今《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單只「施打疫苗」一項舉動,就能提升人們的心理安全感,並使焦慮與痛苦等情緒獲得舒緩。

自戀型人格容易戲劇化、缺乏同理心?  心理師提醒:關係出現5徵兆當心遇上恐怖情人

自戀型人格容易戲劇化、缺乏同理心? 心理師提醒:關係出現5徵兆當心遇上恐怖情人

何謂自戀型人格?山曉心理治療所所長許家綺心理師表示,根據DSM-5的人格障礙診斷準則,人格障礙可分為三大類,A群人格較有古怪、偏離常態的傾向;B群人格容易戲劇化、不穩定;C群人格與焦慮、害怕等表現有關,而自戀型人格是屬於B群人格中的其中一種。許家綺心理師提醒,B群人格具有不少共同特質,比如行為與情緒較戲據化、人際關系不穩定、關係變化較極端、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較易缺乏同理心等等。

疫情期間經濟不穩、家庭失和  心理疾病暴增?  心理師建議:找回「控制感」助心情穩定

疫情期間經濟不穩、家庭失和 心理疾病暴增? 心理師建議:找回「控制感」助心情穩定

疫情期間,各行各業均受到極大影響,民眾又面臨是否能夠打到疫苗,以及境外變種病毒虎視耽耽的風險。病毒帶來各種懸而未解的焦慮感,或多或少困擾著每一個人。可以說疫情的爆發,對台灣民眾心理陰影上造成不小的「後遺症」。四季心心理諮商所所長蘇琮祺心理師認為,疫情衍生出的經濟、家庭,或疫苗接種等等焦慮感,根源都在於這些事情充滿「不確定性」。大部份的受僱者無論哪一個行業,都可能擔心明天起「飯碗不保」,在「人人自危」的氣氛之下,容易對未來產生迷惘或焦慮感。

當只剩呼吸器陪伴自己  壓力症候群恐悄聲來襲! 新冠肺炎康復者如何走出確診陰影?

當只剩呼吸器陪伴自己 壓力症候群恐悄聲來襲! 新冠肺炎康復者如何走出確診陰影?

今年五月份,新冠肺炎疫情重重震撼了台灣。在全民齊心努力兩個半月後疫情逐步趨緩,由三級警戒降為二級警戒。不過,百業復甦的同時,有一群人的心理健康卻岌岌可危--他們是已康復的新冠肺炎患者。國外研究顯示罹患新冠肺炎且病況嚴重者,有32.2%會發展出創傷後壓力症(PTSD);14.9%會有憂鬱症狀;14.8%會有焦慮症狀。大家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什麼康復了之後反而會有這麼多心理問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康復者在疫情期間經歷的狀況,或許會更能體會他們的心情,並知道如何協助他們喔。

「聞腋」青年較健康?研究:隨身小物和伴侶氣味 幫助增加睡眠品質

「聞腋」青年較健康?研究:隨身小物和伴侶氣味 幫助增加睡眠品質

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屬於自己的「床伴小物」,如玩偶、棉被等等物品。彷彿沒有它們陪伴,夜深人靜時總是寤寐難安。也有人不願意清洗隨身小物,深怕丟進洗衣機後會失去最熟悉的「味道」。事實上,這類味覺癖好其來有自,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研究,睡眠時若有熟悉的氣味相伴──例如伴侶的隨身衣物,的確有可能幫助睡眠品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