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頭暈、平衡困難該如何緩解? 專家解答:除了多看遠方還可以「這樣做」

地震後頭暈、平衡困難該如何緩解? 專家解答:除了多看遠方還可以「這樣做」

今(2024)年4月3日東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此後大小餘震不斷,自22日晚間至23日早晨,中央氣象署已記錄近200起餘震;今(23)日凌晨更出現2起規模6以上地震。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地震頻仍的狀況下,可能引起民眾「沒地震卻感覺四周都在晃」的錯覺。

確診喉嚨痛如刀割! 怎麼吃最能幫助康復? 營養師揭:「6食物」兼顧營養又好入口

確診喉嚨痛如刀割! 怎麼吃最能幫助康復? 營養師揭:「6食物」兼顧營養又好入口

近期新冠、流感、腺病毒等感染源輪番肆虐全台,「百毒齊發」的狀況下不僅可能導致交叉感染,農曆新年期間的人流往返,亦可能導致國內爆發一波「染疫潮」。不少民眾染疫後出現喉嚨「如同刀割」般劇痛的症狀,簡鈺樺營養師曾受訪指出,要避免喉嚨痛症狀加劇,「3種食物」必須斟酌食用。

噴嚏打不停到底是「感冒」還是「過敏」? 食藥署揭「5方法」秒分差異

噴嚏打不停到底是「感冒」還是「過敏」? 食藥署揭「5方法」秒分差異

時序進入冬春交替之際,早晚溫差較大;若開始打噴嚏、流鼻水,到底該如何分辨是「感冒」還是「過敏」?衛福部食藥署說明,若打噴嚏、流鼻水症狀超過2週甚至1個月以上,鼻涕也相對清澈,且沒有伴隨著發燒、喉嚨痛、全身無力等症狀,該情況可能是鼻黏膜接觸過敏原,導致「過敏性鼻炎」發生。

確診康復卻遭「各種怪病」纏身?   醫勸:快做「5大評估」遠離新冠後遺症

確診康復卻遭「各種怪病」纏身? 醫勸:快做「5大評估」遠離新冠後遺症

當患者在疫情後出現頭痛、容易過敏以及肌肉酸痛等症狀時,我常常想起一位名叫李先生的真實案例。李先生,年齡在50歲左右,曾在新冠疫情期間感染過病毒並康復。然而,即使他康復出院,他卻陷入了一系列持續的健康困擾中。

常喝水還是口乾舌燥? 重症醫曝警訊:恐是「4大疾病」徵兆

常喝水還是口乾舌燥? 重症醫曝警訊:恐是「4大疾病」徵兆

經常感到口乾舌燥,可能是罹患特定疾病的警訊?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偶發性的口乾舌燥大多歸因於水分攝取不足、重口味的飲食內容、夏季高溫或運動時流汗過多所致。不過,若有患者主觀認定經常性的「口乾症」(xerostomia)狀況,則要小心是身體正在釋出以下疾病的警訊。

7族群失眠不能吃安眠藥! 醫曝替代方案:從「這些事」改善也能助眠

7族群失眠不能吃安眠藥! 醫曝替代方案:從「這些事」改善也能助眠

失眠可謂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睡眠障礙往往讓人夜裡難以入眠、白天沒精神,造成身體不適與生活困擾。不過,若用安眠藥做輔助,可能又會擔心上癮、沒辦法停藥。為此,衛福部食藥署邀請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精神科醫師謝懷德醫師,與民眾分享常見的安眠藥「佐沛眠」與失眠的相關知識。

吃葉黃素護眼?  乾眼症吃是浪費錢?  藥師揭葉黃素功效、作用與正確吃法

吃葉黃素護眼? 乾眼症吃是浪費錢? 藥師揭葉黃素功效、作用與正確吃法

葉黃素存在於綠花椰菜,菠菜,玉米,蛋黃,南瓜中,是目前發現的六百多種天然「類胡蘿蔔素」之一,屬於光合色素,必須從日常飲食中攝取進來。由於葉黃素為親脂性且通常不溶於水,被歸類於脂溶性維生素。

感冒後聽見迴音  是自律神經失調引發幻聽?  醫:當心中耳炎併發1疾病

感冒後聽見迴音 是自律神經失調引發幻聽? 醫:當心中耳炎併發1疾病

一名60歲女性某明星大學主任,在某次感冒過後,只要一轉頭或改變身體姿勢,就會聽見一陣「噹啷~」,彷彿有人在敲玻璃杯,帶著尾音持續半秒鐘,特別是睡前,突然躺下時,更為明顯;早上醒來,一起床,又聽到一次,但頻率不同。以為是自律神經失調引發幻聽,一直很擔心自己是不是腦神經衰弱。

低溫、空氣汙染讓人狂咳不止!  營養師揭「最佳止咳食物」:4大作用保護呼吸道

低溫、空氣汙染讓人狂咳不止! 營養師揭「最佳止咳食物」:4大作用保護呼吸道

過年期間氣溫驟降,近日又明顯回暖,劇烈的溫差再加上空氣品質不佳,容易引起呼吸道症狀;若此前確診目前仍受「長新冠」所苦,咳嗽或呼吸道不適的狀況可能因此加劇。余朱青營養師於社群指出,除了就醫釐清症狀,平時也可以攝取特定飲食保護呼吸道。

過敏體質必看!  藥師親曝新一代「抗組織胺」好處:嗜睡副作用大幅改善

過敏體質必看! 藥師親曝新一代「抗組織胺」好處:嗜睡副作用大幅改善

不少患有過敏的民眾會服用「抗組織胺」藥物緩解症狀。不過,為何某些抗組織胺藥物服用後,特別容易產生嗜睡感、但有些好像又不會?衛福部食藥署與郭建宏藥師,共同為民眾說明不同抗組織胺藥品的特性及使用注意事項,以及發生緊急症狀時的處理方式。

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少年得「痔」大不幸?  痔瘡藥品怎麼挑一次搞懂

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少年得「痔」大不幸? 痔瘡藥品怎麼挑一次搞懂

你曾得過痔瘡嗎?體驗過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痛苦嗎?衛福部食藥署與臺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藍苑慈醫師指出,痔瘡是位於肛門周圍皮下及黏膜下的血管組織,因為長期不當用力排便、老化等因素,導致血管充血擴張或結締組織鬆弛,引起出血、腫塊、脫垂、搔癢等症狀。現代人久坐沒運動,三餐外食少蔬果,排便不順再加上如廁時手機滑不停,導致許多人「少年得痔」,但又因害羞而不敢就醫。

換季鼻過敏有解?  醫親揭「防過敏妙招」:3儀器必備、2件事情要勤做

換季鼻過敏有解? 醫親揭「防過敏妙招」:3儀器必備、2件事情要勤做

為什麼罹患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在換季時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更加明顯?衛福部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巫承融醫師接受專訪說明,導致換季過敏的2大原因為「溫度」與「濕度」,尤其台灣北部入秋後濕度逐漸上升、溫度又出現驟降,皆會導致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更為劇烈。「根據統計,台灣5-6歲小朋友的過敏性鼻炎人口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直至13-14歲才有改善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