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把冰箱塞滿滿!  專家:6大「煮飯壞習慣」超不健康 嚴重恐釀食物中毒

別再把冰箱塞滿滿! 專家:6大「煮飯壞習慣」超不健康 嚴重恐釀食物中毒

烹飪或存放食物時的錯誤行為,往往會成為生活中的「致病因子」,稍有不慎就可能傷害人體!毒理學專家、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招名威教授於社群貼文表明,近期食安意外頻傳,不少民眾為求健康,開始在家中烹飪餐食並避免外食;殊不知用錯誤的方式處理食物,亦可能誘發嚴重的食品中毒情事。

米酵菌酸害米製品被「汙名化」? 營養師澄清:可以安心食用米飯!

米酵菌酸害米製品被「汙名化」? 營養師澄清:可以安心食用米飯!

台北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以目前衛福部公布之食物中毒案例,目前總數已達30人;其中2人死亡、5人重症搶救中。不少民眾誤以為稻米或糯米相關發酵產品,就可能出現「米酵菌酸」。目前專家已出面澄清,米酵菌酸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可以安心食用米飯!

寶林茶室案真凶藏在「5種最毒細菌」之中?  重症醫示警:在「這場域」用餐中毒風險最高

寶林茶室案真凶藏在「5種最毒細菌」之中? 重症醫示警:在「這場域」用餐中毒風險最高

位於台北市的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近日疑似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截至今(27日)下午2點已累計10起中毒案例,其中更有2人死亡、2人ICU急救中。因中毒者以食用河粉、粿條等澱粉食物為主,目前各界推測致毒的根本原因與米酵菌酸、仙人掌桿菌等細菌或毒素有關。

吃「這種澱粉」可以幫助減重?  研究曝好處:8週平均可減掉近3公斤

吃「這種澱粉」可以幫助減重? 研究曝好處:8週平均可減掉近3公斤

想成功減重別再只想著「戒澱粉」!事實上若想順利地瘦身,攝取良好的澱粉來源才是關鍵?權威期刊《Nature》子刊物《Nature Metabolism》近期刊載研究指稱,平時攝取含「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的飲食內容,對於降低餐後血糖、提升腸胃道健康有顯著益處,且該好處有望幫助降低體重。

「浪漫革命家」施明德罹肝癌逝世!  專家:「這年份」前出生要小心  每天15人因肝癌死亡

「浪漫革命家」施明德罹肝癌逝世! 專家:「這年份」前出生要小心 每天15人因肝癌死亡

民進黨前主席、素有「浪漫革命家」美稱的施明德,於15日(一)不幸因肝癌復發與世長辭,享壽83歲。據了解,施明德於過去受訪時,表示36歲時就被檢查出「B肝病毒」帶原;其更於2006年宣布肝臟有一惡性腫瘤,從此與肝癌拚搏超過20年之久,近日仍不敵肝癌復發與世長辭。

名導侯孝賢驚傳罹「阿茲海默症」!  專家籲:「5養腦習慣」年輕時就要做  避免老年失智惡化

名導侯孝賢驚傳罹「阿茲海默症」! 專家籲:「5養腦習慣」年輕時就要做 避免老年失智惡化

現年76歲、享譽國際的知名台灣導演侯孝賢,外傳近年深受「阿茲海默症」問題所苦。阿茲海默症為「退化性失智症」的一種,今年10月25日其家屬亦發布聲明證實,侯孝賢導演確診新冠肺炎後,後遺症進一步影響病情,不得已只好暫停電影工作。

忘記吃藥到底該不該補吃? 藥師揭正解:超過「這時間」就該直接跳過不吃!

忘記吃藥到底該不該補吃? 藥師揭正解:超過「這時間」就該直接跳過不吃!

面對藥品,是否曾對服用時間感到困惑?為了幫助民眾建立正確的服藥時間觀,衛福部食藥署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吳柏翰藥師說明,事實上不僅是西藥,中藥的服藥時間也有許多注意事項。民眾可從飯前服藥、飯後服藥與飯中服藥3個時間點加以了解。

年末大掃除總是腰酸背痛? 「6動作」做錯恐要住院開刀

年末大掃除總是腰酸背痛? 「6動作」做錯恐要住院開刀

農曆年前,家家戶戶通常會做一次徹底的大掃除,不僅象徵「除舊佈新」,意即把過去的厄運通通掃除掉、迎接新年的開始,也能將平常被物件擋住無法清掃的地方做通盤的整理。不過,國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組長潘晨光組長提醒,在大掃除期間民眾不免會搬動大型物件,如沙發、冰箱、廚櫃等等。若輕忽人體力學的應用,加上工作量超過體力、肌力的負荷,就可能在大掃除的過程中受傷,輕則休息幾天;重則可能要打針吃藥、做物理治療,甚至住院開刀才能復原。

每3人就1人脂肪肝!  將是未來「肝癌」主因?  肝炎族群勿碰這類食物

每3人就1人脂肪肝! 將是未來「肝癌」主因? 肝炎族群勿碰這類食物

根據衛福部11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肝癌連續42年排名十大癌症前二名。肝癌通常是長期慢性肝炎引起,而台灣的慢性肝炎以B型肝炎、C型肝炎最常見。約5-10%的B型肝炎及30-40%的C型肝炎病人,會由急性肝炎演變為慢性肝炎。足見B型肝炎、C型肝炎與肝癌之間的重要關聯。

保存不當很「藥」命! 看診完藥品不該放冰箱?  國健署:謹記「3不原則」

保存不當很「藥」命! 看診完藥品不該放冰箱? 國健署:謹記「3不原則」

台灣夏天炎熱潮濕,室內溫度往往超過攝氏30度,導致民眾吃藥時,常常發現藥粒「一碰就碎」、甚至藥丸發霉等現象。衛福部國健署指出,上述現象可能與藥品的保存方式不當有關,甚至有迷思誤認為冰箱能夠長時間保存藥品,以致於民眾帶回家的藥品,都往冰箱存放之不適當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