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很少不代表就會瘦!  營養師透露:6件事讓體脂肪「默默飆高」

吃很少不代表就會瘦! 營養師透露:6件事讓體脂肪「默默飆高」

就算平時的飲食總量較少,仍可能面臨「體脂過高」的窘境?嫚嫚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診間近期有一50歲中年女性患者,平時總量偏少,體脂肪卻高達40%。進一步問診後發現,雖然該患者一天僅吃兩餐、進食量也很少,但喜歡每天吃點餅乾、搭配含糖手搖飲的飲食內容,應是造成其體脂居高不下的主因。

剛減肥完又馬上復胖?  營養師揭6大「不復胖飲食」重點:瘦得快不如瘦得久

剛減肥完又馬上復胖? 營養師揭6大「不復胖飲食」重點:瘦得快不如瘦得久

不少民眾為求達到立竿見影的減重效果,往往追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減肥,事實上這並非減重的最佳解,反而容易導致復胖、讓減重計畫前功盡棄!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說明,減重講求「瘦得久」、而非「瘦得快」,每一次快速減肥導致復胖,體脂肪往往出現「報復性增長」、越減越肥。

看一場世足竟爆肥2公斤? 營養師揭凶手:16種高熱量食物  「它」一片就破4千卡

看一場世足竟爆肥2公斤? 營養師揭凶手:16種高熱量食物 「它」一片就破4千卡

和三五好友相揪看世足,搭配啤酒、薯條、鹹酥雞,可能已經深陷「爆卡」的危機卻不自知?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表示,年輕族群喜好在酒吧、美式餐廳或租屋處觀看球賽,飲食內容往往也是熱量偏高的食物,尤其民眾若將以下食物吃下肚,更可能導致熱量爆棚、默默地走向「發福之路」。

解悶別再揪團大吃大喝!  營養師推15種「好心情」食物:有效抒壓還不用怕胖

解悶別再揪團大吃大喝! 營養師推15種「好心情」食物:有效抒壓還不用怕胖

近日氣溫驟降、氣候相對不穩定,加上已屆年末,難免讓人有心情鬱悶的感覺。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不少民眾可能覺得吃洋芋片、手搖飲、甜食、炸物、喝酒、大吃大喝等行為,能比吃健康食物更讓人開心。不過,攝取這些食物僅能得到短暫的歡愉感,長期食用垃圾食物,則可能要付出成癮、肥胖、不健康等代價。

天天看手機變笨又變胖? 專家建議「做1件事」放鬆:10分鐘就見效!

天天看手機變笨又變胖? 專家建議「做1件事」放鬆:10分鐘就見效!

愈常分心看手機,愈可能增加情緒失控的風險?活在資訊爆炸的當代,3C裝置上永遠有無數推播、圖文、影音、對話通知,24小時對我們的注意力狂轟濫炸。人們以為大腦擅長多工運作,於是總在不同場合中分心處理各種訊息。但是,分心其實更容易引發情緒失控如發怒,甚至會讓智商暫時退化。

攝取「纖維質」降血壓還能防失智?  專家籲多吃「4種食物」

攝取「纖維質」降血壓還能防失智? 專家籲多吃「4種食物」

多吃富含高纖維的食物,能為身體帶來何種益處?攝取足夠的纖維質,可保持腸道環境健康,避免肥胖與並顯著降低各疾病發作的風險。先前的研究即指出,多吃纖維對降低心血管疾病有益,且能預防糖尿病、癌症,而《Nutritional Neuroscience》刊載的最新研究表明,成年人攝取足量纖維質,可降低老年後的施智風險。

確診遇發燒、咳嗽、喉嚨痛莫恐慌! 中醫師曝「2妙招」幫助縮短病程

確診遇發燒、咳嗽、喉嚨痛莫恐慌! 中醫師曝「2妙招」幫助縮短病程

本土確診病例逐日攀升,雖然當局已決定與病毒共存,但新聞每日不斷播送的確診數字,著實令許多民眾產生恐慌感。亞東紀念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巧梅醫師提醒民眾, 避免染疫的基本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有其必要;倘若得知自己確診亦無須過度恐慌,可視為與病毒對抗而獲得暫時免疫的過程。

不喝「蛋白粉」也能長肌肉?  專家曝增肌必吃「8大飲食」   體重過輕者更要懂

不喝「蛋白粉」也能長肌肉? 專家曝增肌必吃「8大飲食」 體重過輕者更要懂

目前的健康飲食風潮大致以預防慢性病、肥胖的「減重飲食」為主;然而體重過輕者、有固定運動習慣但肌肉量不如預期者亦不在少數。許多人會嘗試飲用「蛋白粉」調製的飲品補充蛋白質、期望獲得更高的肌肉量,不過若個人患有慢性腎臟病、肝臟疾病,過多的蛋白粉或許有害上述患者的身體健康。

孩子「在家上課」怎麼吃最健康?  高敏敏營養師曝必備「5大食物」

孩子「在家上課」怎麼吃最健康? 高敏敏營養師曝必備「5大食物」

孩子在家停課自學,讓許多父母工作、育兒兩頭燒。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示,即使孩子在家中求學,飲食上仍不能輕易妥協。若想讓孩子維持保護力,預防新冠病毒入侵,可為孩子準備5種食物,補充日常所需營養。營養師也指出,孩童錯誤的生活方式,可能將影響發育,並對成人後的健康狀態不利。因此,呼籲家長鼓勵孩子於家中學習時,養成3大習慣。

吃重鹹不只心臟病增60%  也會高血壓與骨鬆?  哈佛「驗尿」證實:的確有關

吃重鹹不只心臟病增60% 也會高血壓與骨鬆? 哈佛「驗尿」證實:的確有關

發生心血管疾病機會有多高,線索就在「尿液」中?哈佛大學 TH Chan公衛學院研究團隊指出,雖然鈉/鉀平衡會影響血壓,但先前的觀察性研究無法明顯推估降低飲食中的鈉含量,是否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哈佛研究團隊指出,尿液排泄的鈉愈高,罹患心血管的疾病的確有明顯上升。該項研究也發佈於國際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