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後老是脹氣?  營養師籲少吃「4大產氣食物」:不只喝可樂會加重症狀

用餐後老是脹氣? 營養師籲少吃「4大產氣食物」:不只喝可樂會加重症狀

現代人飲食大魚大肉、下班應酬一攤接著一攤,吃到酒足飯飽真的很難不「胃脹氣」;不少女性即使三餐吃得不多,卻仍飽受胃凸、肚脹等狀況所困擾。事實上胃脹氣的原因涉及廣泛,如果能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做出調整,有望緩解胃脹氣帶來的不適感,也能幫助讓胃口變得更好。

腸道微菌叢與認知功能障礙有關!  研究:「2種菌不足」恐增大腦澱粉樣蛋白沉積

腸道微菌叢與認知功能障礙有關! 研究:「2種菌不足」恐增大腦澱粉樣蛋白沉積

成人體內約有100萬億細菌,其中高達8至9成存活於腸道內。近年來,腸道菌群對於調節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發育的作用已逐漸明瞭,亦有研究指出腸道菌群失調與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包括重度焦慮症、憂鬱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巴金森氏症、思覺失調症有關。

諾羅「2特性」與腸胃炎不同!  醫曝滅毒關鍵:只靠勤洗手仍有感染風險

諾羅「2特性」與腸胃炎不同! 醫曝滅毒關鍵:只靠勤洗手仍有感染風險

近期全台諾羅病毒大爆發,各年齡層皆傳出有患者上吐下瀉、就醫後才告好轉的消息。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鄭弘彥醫師提醒,諾羅病毒可藉由排泄物、嘔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接觸傳染,傳染力極強,成人或幼童都有可能被感染,呼籲民眾多注意飲食衛生。

吃紅肉易得心臟病,膽固醇不是唯一原因!研究:跟腸道「代謝產物」有關

吃紅肉易得心臟病,膽固醇不是唯一原因!研究:跟腸道「代謝產物」有關

吃肉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原因不只是因為「膽固醇」?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與塔夫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共同發佈的研究指出 ,以往膽固醇被認為是引發心血管風險包括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的主要原因,但無法給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全面性解釋,該研究指出腸道在消化肉類食物中所產生的代謝產物可能與心血管疾病有重要關聯。

肝癌「免疫治療」困境將突破?  北榮研究:腸道菌相可預測治療反應率

肝癌「免疫治療」困境將突破? 北榮研究:腸道菌相可預測治療反應率

國人「肝癌」發生人數至今未明顯下降,更被稱之為「國病」。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醫師表示,免疫治療是晚期肝癌最重要的治療方式,單一使用免疫治療有效率約15%-20%,合併治療的有效率約30%。不過,肝癌的免疫治療不像其他癌症可用PD-L1作為有效預測療效的生物標誌(Biomarker),在肝癌患者身上,無論PD-L1表現高低,都有一定比例對免疫治療有反應。顯示目前缺乏有效的生物指標以預測免疫療法對肝癌的治療效果。

久坐不動又外食   當心便祕、肥胖、腸道差!  專家呼籲:多吃6食物保持腸道健康

久坐不動又外食 當心便祕、肥胖、腸道差! 專家呼籲:多吃6食物保持腸道健康

現代人久坐、不運動成習慣,加上三餐老是外食,可能容易導致便秘、肥胖,腸胃環境可能也不甚理想。不少人透過補充保健食品中的「益生菌」照顧腸道;不過,不少天然食物亦含有大量益生菌。美國功能醫學與營養學專家Danny Ly指出,平時多吃以下6種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對於體內腸道環境而言,具有一定益處:酸菜、泡菜、味噌、鹹優格、康普茶、優格。

黑巧克力好處多? 抗發炎還能改善心情? 營養師授選購「3要訣」

黑巧克力好處多? 抗發炎還能改善心情? 營養師授選購「3要訣」

生活中的巧克力產品隨處可見,一般而言,加工過的巧克力含糖量往往偏高,攝取過量恐會導致肥胖。不過,不少研究表明,可可含量較高的「黑巧克力」,適度食用對健康可帶來一定程度的益處。簡鈺樺營養師指出,診間不少民眾有固定食用巧克力的習慣,然而若本身為BMI超標者、慢性病患者或代謝功能不彰者,食用過量的巧克力,將使多餘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吃甜食喝飲料都沒在客氣?愛當「蟻」人小心變腦殘!

吃甜食喝飲料都沒在客氣?愛當「蟻」人小心變腦殘!

漫威電影中有個角色叫「蟻人」(Ant-man),超能力是可以隨時放大縮小自己的身體,並能與螞蟻對話,形象十分活潑可愛。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蟻人,他們也有對甜食來者不拒的超能力,但卻不能拯救世界,且更無法拯救自己因嗜甜過度而越來越虛弱的身體。若你屬於上述嗜甜如命的蟻人類型,除了得好好重視自己的情緒問題、慢性病風險之外,還得擔心吃甜食會讓你記憶力衰退而變成「腦殘」!